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上善济水 王屋洞天 愚公移山 秀灵济源”2017济源全域旅游推介会在郑举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22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数:

媒体代表提问

    王屋山景区经过两年的全面提升,将于“五一”正式迎客。气势恢宏的道境广场、仙山道韵的天坛极顶、安全快速的吊箱索道······都将带给游客全新的感受。五龙口猕猴灵动,黄河三峡大河秀美,小沟背彩石奇峻,济渎庙底蕴丰厚,传统景点会让游客发现自然之美,感受文化魅力;大峪东沟、官帽山、坡头天女河、邵原娲皇谷等乡村旅游点,以本色、淳朴、休闲、参与,将成为游客“看山、望水、忆乡愁”的最佳选择。
    春天花儿乐,济源山水好。济源向八方宾朋发出诚挚邀请,到济源来赏花吧,油菜花正盛,槐花儿正香······共赴一场花的邀约;到济源来逛吃吧,不翻儿、黄焖肉、炉馍······共进一场美食盛宴;到济源来体验吧,黄河号子、王屋琴书······共享一次文化之旅。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之王者归来,五大看点不容错过!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西北部,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 “天下第一洞天”,轩辕黄帝祭天之所,《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
    从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王屋山道文化就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唐代的王屋山道观林立,道教名家灿若群星,香客如流,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已成为全国道教文化的活动中心、研究中心、传承基地。自唐以后到宋、元、明、清,王屋山的道教文化随同中国道教文化的发展时兴时衰,王屋山的文化地位也时升时降。可以说,中国道教文化发展兴衰的整个历史过程在王屋山都得到反映,它是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和一面镜子。曾有人这样评价王屋山“开谈不说王屋山,虽讲道都也枉然。”
    看点一: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王屋山景区的索道将开始试运营。索道更新改造项目是近几年王屋山景区的重要提升性建设项目之一,索道上站房位于该景区的日精峰,下站房位于十方院三岔口附近,全长约1526米,高差约662米,共有37个吊厢,其中5个为全玻璃式吊厢,运行速度为每秒5米,运量每小时1500人次。
    看点二:原创石刻《道德经》,石刻作品全长101米(老子在世101载),高8.1米(《道德经》全篇81章)。按照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精髓,采用景龙碑原版,天然原石刻字,置于黄色原土之上,融入本地原创文化,原石原土与草木共生,四季常青与日月共荣。
    看点三:王屋山地标性建筑牌坊,宽42米,高16.8米,建筑形式为五门六柱十一牌楼。牌坊上雕刻有祥龙、莲花等吉祥图案,有发生在济源的许多创世神话。是全国道学文化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湛,建筑规模最宏大的纯花岗岩石牌坊。
    看点四:五行四象广场,以太极八卦镜为设计元素,遵从道教罗盘中对应的方位,以外方内圆五行、五方、五色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相配。
    看点五:道文化长廊,长廊人物是在济源地区活动的国师级高道和文化名人为主,展现了历代著名道士求仙访道的场景。

发表评论: 】 
(作者:李虹澄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