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五朵山已经有早期道教人士活动,唐代道教人士在海拔1665米的主峰圣朵上修建起奇立山龙堂,为祈雨圣地,著名道士吴筠在此创建吴筠观,五朵山道观初具规模。



民间传说,明朝初年在宫廷争斗中失败的建文皇帝隐姓埋名,在道教高人张三丰保护下,隐居在五朵山出家修行,得道后被尊为真武大帝,民间称其为真武祖师。五朵山由此成为真武祖师道场,与“南顶”武当山并称为“北顶”,一跃而为著名的道教圣地。明清时期的“朝北顶”也成为中原和江汉地区道教信众的一项盛事。
1978年,五朵山道观被批准为河南省14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古老的千年道观又重新焕发出青春。2002年,时任全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亲笔题名“北顶五朵山”,并慨然出任五朵山道观名誉道长。2007年,闵会长仙升后遗世的灵骨落座于五朵山闵公祠,更为五朵山凭添无穷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