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前后,“泼天的富贵”来到安阳。
从“‘与辉同行’走进安阳”刷屏,到殷墟博物馆门前排长队;从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景区接连限流,到早餐扁粉菜出圈,安阳成了许多游客向往的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64.88万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79.91%,旅游收入约43.69亿元,位列“五一”假期全国红色旅游TOP10。
在游客和文旅从业者心中,屡屡刷屏的安阳正逐渐站上C位。殷墟甲骨文、红旗渠精神、山水人文、风味小吃……安阳特质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有网友点评“早就该火”。
3300年历史积淀,浓郁的烟火气和生活气,让这座低调的古都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那么,安阳的文旅有何“新”意?
新创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传统“网红”城市,还是新晋“网红”城市,在“走红”前均已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拿殷墟博物馆来说,5月1日一大早,该馆入口排起长龙,馆内摩肩接踵,连展厅门口都排起长队。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展设计提前考虑到了年轻人的观展需求,大量采用裸眼3D、数字技术、新媒体等新技术,受到游客欢迎。
文创商店趁机“上新”圈粉,“礼文宫”新上架的拼图冰箱贴亚长铜钺、亚长铜觥、亚长牛尊、亚长铜方尊都是源自3000年前亚长将军故事的好物收藏,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纪念品。
文创美食抓住游客的胃。甲骨文面条、甲骨文咖啡持续热卖,憨态可掬的牛尊巧克力让人忍不住大吃一口,甲骨文炒酸奶让许多游客直呼“来吃最有文化的冷饮”。
每天上午10时许,在该馆大厅内,古埙演奏技艺非遗传承人陈蕾倾情吹奏《故土》,游客纷纷驻足聆听。他们还推出商文化歌舞表演,让游客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商文明。
与此同时,殷墟考古文旅小镇考古科学体验馆开馆,游客变身考古队员,集视、听、触于一体,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带来全新游览体验。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以“映照魏武”为主题,精心策划三国盛会沉浸游项目,精心编排《招贤纳士》《曹操教子》情景剧以及“步步高升”知识问答、三国巡游、剧本演艺和书简舞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打卡。
新内容——
“夜游”是安阳今年新推的文旅产品。
很多人没想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安阳这座古老的城市竟也有活力四射的一面。
5月1日当晚,大型沉浸式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在洹河震撼首演,带游客穿越三千年历史的奇妙之旅,再现大邑商的盛世华章。这是今年“五一”假期“洹河夜游”的主秀,是一部以殷商历史文化为底色,以妇好传奇故事为脉络的大型行进式实景夜游演艺。
让游客大饱眼福的,还有无人机飞行表演。以洹河星空为幕,700架无人机新增“舞动的龙”“安阳,一生必去的城市”“有文化、必安阳”等文字和画面。参观游客连续多日超过3万人次。
夜幕之下,文峰塔、高阁寺、魁星阁等充满浓厚历史韵味的古建筑在光影交错中与游人相映成景;仓巷街、县前街、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地的非遗、文创产品,让游客赏古都夜色、品安阳文化。
夜晚泛舟,波光粼粼,“洹河夜游”焕新升级;老相州曲艺社和LiveHouse音乐现场雅俗共赏,传统艺术与新潮演艺各领风骚,精彩碰撞;曹操高陵内,“南族献礼”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各类文化演艺产品……
新表达——
频频出圈的安阳,还为游客奉上了开放包容的创新表达。
4月29日,安阳市发布《让我们当好东道主、共迎八方客——写给安阳市民的一封信》,向市民发出展示文明形象、做好诚信经营、筑牢安全防线、结下深厚友谊的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同来安游客交朋友,让路于客、让景于客,共同当好热情好客的东道主。
靠诚意获客,用温度留人,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5月2日,安阳网约车司机李敬甫贴心服务游客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汽车后座上的景点、美食图片吸引眼球,他还不时为游客介绍安阳的地方特色。
不少安阳人也像李敬甫一样,提前了解安阳的历史故事、美食做法,做到游客有问必答。
“五一”前夕,安阳市专门开通H1和H2两条公交旅游环线,将殷墟博物馆周边文旅资源进行串联,方便游客全面参观了解商文明;开通H3公交旅游专线,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与殷墟连接。
今年年初,安阳成立“乐游安阳”行动工作组,安阳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总工会等成员单位从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高校学生、企业职工中常态化招募志愿者担当讲解员。300名志愿者于“五一”假期上岗,用心待客。
扎实的工作、开放的心态,安阳稳稳接住了各地游客,为“网红”流量变长红口碑持续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