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浆、挤渣、蒸煮、点浆……2024年2月4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王岗镇后营村前营庄的胡乐始家庭豆腐作坊,76岁的胡乐始老人正在和女儿胡小娟忙着磨豆腐,旁边一口大锅内豆浆翻滚、豆花翻腾,满屋飘香。
榨水 邓丹华 摄
“收益不错,就是忙不过来。”提到近段生意,胡小娟的脸上带着笑容,她家主要做薄豆腐(千张)。平时,一天只磨一桌(一桌豆腐大约20公斤大豆)豆腐。这段时间,一天磨六桌也供不应求。
据王岗镇应急办主任商文龙介绍,前营庄村民磨豆腐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几乎每家每户都磨豆腐。他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汝河古道的一个支流叫江沟,江沟旁边有很多村民自挖的水井,从江沟渗入井内的水清澈甘甜,是村民们生活用水的首选。用井水磨出来的豆腐“软、嫩、滑、柔、筋、香、鲜、纯”,品质上乘,很受市场欢迎。
薄豆皮上箱 邓丹华 摄
“不但水好、豆子好,还要有技术,才能磨出好豆腐。”胡乐始说,磨豆腐有选豆、泡豆、碾浆、吊渣、煮浆、点膏、上箱、榨水等八道工序。
走进胡志刚的家庭豆腐作坊,54岁的胡志刚正和妻子捞泡好的豆子,准备打浆,儿子则从白纱布上一层层揭薄豆皮。刚出箱的薄豆皮冒着热气,散发着淡淡豆香,让人垂涎欲滴。
提到前营庄豆腐好吃的秘诀,胡志刚说,一直以来,前营庄人磨豆腐始终采取古法酿制,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不但好吃,而且保留了黄豆的营养。
“我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说到今后的打算,胡志刚微笑着说。他已磨豆腐30多年,他靠磨豆腐让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据该镇党委书记徐春华介绍,王岗镇每年黄豆种植达2万多亩,依托镇资源禀赋和传统磨豆腐技艺,镇里正在积极谋划发展豆制品产业,目前已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力争把王岗豆腐品牌越叫越响,把豆制品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