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殷墟 | 一片甲骨 千年回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2/11/27 来源:学习强国河南平台 点击次数:

      初览殷墟,在三千三百年的历史之前,便觉自身之浅薄。这时回想起钱钟书先生所言:“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于是开卷读书,二游殷墟,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曾经的繁华都城,经过三千多年的岁月洗礼,被掩藏在尘土之下。建筑设在地下一层,通过指引通往入口坡道,缓缓步入数千年前的时光之中。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文物的出土发掘,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先人们如何在文明的荒原上建立起秩序和繁荣。

       鬲甑合而为甗,中有穿孔,蒸煮食物;角爵觥尊,享宴飨之乐;陶三通管,连起城市肌理,构建商都庞大的水网,使得人们在洹河河畔安居。戈矛钺镞,我们仿佛可以窥见妇好带领士兵,开疆拓土,亚长征战沙场,驰骋四方。这些,都携带着解读殷商时期规划理念、生活面貌、城市文明的密码。

铜觥盖

 

陶三通

 

亚长牛尊

      每一座城市之下都有一座我们看不见的城市,而它的出入口就是常见的井盖。在安阳的大街小巷,一个小小的井盖也延续着古老的文明。出土于妇好墓的青铜盘龙纹,王陵M60大墓的后母戊鼎,都是这座城市精致的文化符号。每一座城市之上都有我们看不见的文明,而它的展现者便是身边的每一个我。一位志愿者阿姨,面前架着手机,在展示的甲骨旁边,一遍一遍地录着自己的解说词,力求流畅完美。无数个小我汇聚成了对故土文化热爱的大我。

井盖纹理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甲骨凝固了先人一刻一画的智慧。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州谷,皆是古人对自然、对宇宙的具象化解读,那是他们认识和表达世界最初的方式。一个“晶”字,星星点点,闪烁璀璨,宛在其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祭祀、天气、疾病,皆镌刻于甲骨的卜辞之上。“贞,王梦妇好”。妇好去世十年后,有一片甲骨刻下了武丁铭心的思念。

甲骨卜辞 照片均为作者提供

      商时,龟甲来源于全国各地,汇聚于殷,却又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伴随着考古人的足迹,于长沙、桂林、昆明、四川、南京、台湾等地颠沛流离,辗转漂徙。甲骨文字,是考古人穷极一生的坚守。一个甲骨“立”字,便是他们在乱世之中为破译文明密码、传承文化基因而挺直的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生动诠释。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天地变幻,白云苍狗。这里是如今的我们正在生活的土地,这里也是曾经的他们为之哭过、笑过、奋斗过的千古江山。翻开这本“地书”,便跨越了岁月,看到了先人生活与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甲骨文字,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滋养我们文化血脉的源泉。它们永恒与绚烂的生命,永远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岁岁如是,经久不息。

发表评论: 】 
(作者:安阳市实验中学徐嘉欣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