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如何推进?如何保障?
高规格推动。博爱把全域旅游作为全县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和工作机制,编制了工作台账,对县直各部门承担的任务详细安排,由县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导、检查落实。
高标准规划。博爱聘请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青天河休闲度假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和《博爱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先后邀请国内旅游规划名家魏小安、营销专家贾云峰等到博爱考察、授课、指导工作。

大投入推进。博爱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建设和部分贷款贴息。积极推动北部青天河(月山寺)文化旅游园区、中部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南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建设。
大营销提升。博爱与新浪等知名网站联合开展主题宣传,与国内外主流媒体联合开展重点营销。今年10月21日,河南城际铁路“博爱·青天河”号冠名列车首发。借此,青天河景区通过列车座席枕巾、小桌贴、展牌、行车架贴、车门玻璃贴、列车广播、LED显示屏等多种形式的整合传播,实现全方位展示。
县城即景区,如何把一个标准的县城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博爱强化“五个支撑”,即教育支撑、医疗支撑、生态支撑、城市基础功能提升支撑和智慧支撑。与腾讯合作打造智慧县城,是博爱打造全域旅游的大动作。在互联网时代,不仅青天河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整个县城也将实现wifi全覆盖,如火如荼的旅游电商拉近百姓和网络的距离,智慧政务、智慧生活将很快在博爱启动并成为百姓生活常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博爱县将建微信支付一条街,人们在这里购物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事不大,围绕这件事展开的工作却不少。其实,这也是释放一个信号:无论你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便捷生活就在你身边。如何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公共旅游设施、公共旅游服务、多业态的旅游体验产品跟得上吗?
青天河作为全域旅游的龙头,首先树起标杆。该景区重点加快旅游服务区、休闲度假中心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集水上观光、曲涧垂钓、水上娱乐、山地休闲、滨河度假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区。
乡村旅游迎来发展春天。博爱县聘请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高起点编制博爱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果园、竹园、养殖园、药园等资源,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村,打造西部“竹林水乡”体验区、北部“四季花果”度假区、东部“现代农业”度假区和南部“紫海绿洲”休闲区,初步形成了寨豁乡小底村樱桃园、月山镇五行坡生态园、孝敬镇海林葡萄园、柏山镇冬枣园等集观赏、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