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只小猴子。”“这大刀真威风。”……2023年4月13日,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石桥乡王庄村文化广场,一群孩子兴致勃勃地围着正在制作糖画的王江伟。只见他舀起一勺糖汁,凝神静气,以腕力带动铜勺,将糖汁轻轻挥洒,提、顿、收等动作一气呵成,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便呈现出来。
王江伟制作的糖画 尹晓玉 摄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有平面、有立体,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糖料一般是红糖、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到可以牵丝。随后,制作者用勺子舀起糖汁,在案板上画出造型,画完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即完成了糖画的制作。
今年45岁的王江伟是临颍县石桥乡王庄村人,自幼喜欢绘画,高中时专门学过美术。高中毕业后,他四处务工。1998年,在许昌务工时,他偶然看到一名老人在制作糖画,一眼便喜欢上这门民间手艺。于是,王江伟开始拜访周边城市的糖画师傅,一边学艺,一边反复琢磨实验。他凭借着绘画功底,很快就学会了制作糖画。“在家练习了一个多月,技术学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出摊。”王江伟回忆,做糖画除了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还能挣钱,他觉得特别幸福。
为了制作好糖画,王江伟不断向老艺人取经,然后自己在家刻苦练习寻求突破。近年来,王江伟不断创新求变,他的糖画作品已不再局限于十二生肖、刀枪剑戟等传统造型,增加了孩子们喜欢的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卡通造型。此外,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他加上吹、捏等创作手法,制作出了立体糖画。
“我经常在外面赶庙会,很少在家。只要闲下来,我就想着在自己村里给孩子们展示一下手艺。”4月13日,王江伟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制作糖画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会儿广场上就聚集了很多人。穿着一件亮红色唐装的王江伟坐在摊前,用勺子舀出提前准备好的糖汁,再将糖汁滴落在光洁如镜的铝板上,肘移腕转间,蝴蝶、骏马、飞龙等糖画便一个接一个做好了。他把糖画拿给孩子们时,孩子们兴奋地看了又看,舍不得吃。
二十多年来,王江伟四处奔走卖糖画,除了在省内赶庙会、集市,还经常到陕西、安徽等省赶庙会。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传统手工艺人。“一路走来,看到不少手艺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转行。”王江伟说,这让他非常痛心,也让他更坚定了把这种老手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2015年,王江伟创立中原民俗展演团,联合剪纸、面塑、做糖葫芦、雕刻等传统手艺人二十多名,一起参加商业活动。“我们主要是参加一些房地产商举办的展演活动,到现场免费为大家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然后从主办方那里领取报酬。”王江伟说,他们每年能参加二三十场活动。通过这类活动,很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了传统手工艺。
2018年,为了传承糖画手艺,王江伟在自己家中开办了工作室,教授糖画制作。每每遇到虚心求教的人,王江伟都倾囊相授。至今,他已经教会二十多名年轻人制作糖画,为糖画的传承增加了力量。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也让传统手工艺人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糖画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的养分,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接触、喜爱糖画,一起把这种甜蜜的手工艺传承下去。”王江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