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紧急救援,黛眉山上的全线接力让游客感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9/3 来源:独钓寒江水 点击次数:

    难受,难受,快!救救我! 救救我!”一40余岁的中年妇女瘫倒在黛眉山景区一观景台,发出微弱的呼声。就近工作人员闻讯,飞奔病患者倒地现场,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将患者地点、患者情况、救护措施迅速通过对讲系统直呼指挥监控中心,黛眉山景区应急救援瞬间激活。

来自就近工作人员、来自景区巡逻的特勤、来自山下的卫生室担架、来自景区的运输车辆……,从四面八方向病患者倒地现场紧急汇聚!一场紧急救援全线展开!

    “是120吗?这里是黛眉山景区,一位中年妇女在景区突发心脏病,我们正组织担架往山下运,请快速派车接诊!”放下电话,黛眉山景区总经理陈涛,一边咨询现场情况,一边气喘吁吁向现场飞奔。

    9月3日,黛眉山景区游人如织,看到紧急救援,游客纷纷让出宽宽的通道!

    救援现场:呼唤、喂水、输氧、测血压、号脉搏、平抬上担架、平抬上车、下山……无数个连贯动作,一气呵成!

    从上午9:40分钟游客发出求助,到景区启动救援上担架,到120救护车接到病患者,全程仅仅用了8分钟!

    120救护医师:“很好,很及时!”游客家属噙着泪花,握着景区工作人员的手,不断的重复:“谢谢、谢谢!”

    面对采访,黛眉山景区总经理陈涛说:“面对游客求助,每个景区都会义无反顾的提供帮助。特别是攸关生命的救援,一秒钟的延误,都可能失去生命。尽管游客最终会表示感谢,但真正要提升感谢的含金量,就需要把前期筹备的工作做实、做细。否则,救援工作留下了遗憾,纵然收获了感谢,还有什么意义。黛眉山之所以在救援方面能走在前面,是因为不仅有灵活机动的救援机制,广大员工还有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的意识,所以,游客对黛眉山的感谢权重很高、分量很足”。
    洛阳市旅委一负责人认为:黛眉山景区在救援方面,思想很超前,做法很精细,措施很具体,已不可否认的走在了洛阳市的前列。

发表评论: 】 
(作者:杨志威 责任编辑:高强)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