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胜利闭幕的济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市长石迎军所做政府工作报告打开了济源全域旅游新模式。旅游工作“干货”满满,“城乡一体 产城融合”,济源全域旅游美好蓝图越绘越精彩。
2018成绩单
全年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增长17.6%,实现收入66亿元,增长18.1%。
重点攻坚,优化济源旅游形象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5个目标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产业融合,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谋划实施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
荣获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称号;
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
城乡开发,丰富旅游目的地
实施世纪广场改造提升、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古轵公园等项目;
对一环路内59处7100亩空闲土地开展生态修复;
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
中国人居环境奖通过复检;
“一荒变四园”改造680余处约32.7万平方米;
开展首届“寻找最美乡村”活动,“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建设成效显著;
评选“十佳特色旅游村”、“十佳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十佳旅游发展带头人”;
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7个、国家卫生镇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
完善服务,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济阳高速、济源至洛阳西高速等项目顺利实施;
改造提升城市道路7.2万平方米;
新改建公共厕所150座;
黄河大道东延工程、时代广场地下通道建成投用;
2019规划图
总目标: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办好民生事实,加码全域旅游
改善城市水生态,连通城区水系,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城区河道清水常流;
新增公交车180辆,实施城区公交全年免费;
完成农村道路改造提升80公里;
大力推进游园绿地建设,新增游园67个,实施城郊造林绿化1.3万亩;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各类公厕128座;
完善文化服务,丰富旅游内涵
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加快城市书房建设,建成一批足球场、篮球场,开展好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和愚公移山精神纪念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