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展厅里的报告会”不一般,看河南博物院讲解员如何征服观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4/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当火遇到土会变成什么?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这件乳钉纹红陶鼎身上的“乳钉”用途是啥?……4月7日下午,河南博物院1号展厅尤为热闹,2024年第一季度“以赛代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举办‘以赛代训’活动目的是加强讲解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一支充满活力的新时代讲解队伍为目标,在每个季度开展一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以赛代训’活动,每次活动评出2名讲解之星,激发讲解员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以赛代训、以练促学、以学提能、学以致用。”河南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林晓平说。

 

        第一季度活动主题为《展厅里的报告会——粘土之约》。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是,“展厅里的报告会”有别于常规的展厅讲解,受众设定在10-12岁未成年人,以多人组合的形式进行创新讲解,采用手工体验、角色扮演、情景带入以及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陶土世界。

 

        “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当水喷在陶瓶和瓷碗上,你会发现陶会迅速吸收水分,而瓷碗表面仍保留着细密水珠,这主要源于它们烧造温度和工艺的不同……”

        “彩陶是仰韶文化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产物,陶器上绘制的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和几何图案等,记录了先民对于自然万物的崇敬之情。”
         “我是4000多年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如果你认为我只有排水的功能那就错了,跟我的好兄弟‘壕沟’在一起就变成了护城河。”
          ……

         当天下午,11位讲解员以时间为序列、陶器为切入点,分别从“当火遇到土”“当陶器与线条碰撞”“陶之新用”等不同的视角,精彩讲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前世今生,征服了无数驻足聆听的观众。

 

        比赛结束后,评审团成员纷纷点赞,大家一致认为,每一位讲解员都充满着激情和热情,自觉地树立起“用户思维”,用接地气的语言、生动的生活案例,融入ipad电子设备等辅助手段,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们精准传达了陶瓷的诞生以及它的变迁历史。

        林晓平认为,“以赛代训”活动的重点不是比赛,而是训练的过程,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讲解员在实战中加强对知识的梳理及讲解技能的运用。在她看来,讲解员要像一团火,在展厅中照亮观众、温暖观众、更要点燃观众的热情,这才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年轻人该有的样子。正如讲解员们在《展厅里的报告会——粘土之约》结尾时所说“河南博物院讲解员以陶器为眼,探寻人间千年。谨以此向历史叩问,向文明交融与共生的神州大地致敬。”
发表评论: 】 
(作者:温小娟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