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无他人,四下皆是你”。近百亩的向日葵基地,白天,在夏日炙热的暖阳下,大片的向日葵向阳而生,灿烂盛放。放眼望去,那一大片明亮的金色花海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更添梦幻色彩。置身其中,犹如走进梵高的油画,美到惊艳。又像是走进了宫崎骏的漫画世界,满目金黄香百里。耳边时不时传来一旁山地越野车飞驰的轰鸣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晚上,回归慢生活,在“星光”下,一顶顶帐篷搭建起夜色中的“诗和远方”,三五好友围桌相聚,吹着晚风,吃着烧烤,在惬意的畅谈里与夏天撞个满怀。
星光帐篷
难以想象,这块占地 120余亩的乐园曾经是一座垃圾场。“多年前,这儿是块儿荒地,慢慢地有村民开始往这儿倾倒生活垃圾,结果越堆越多,周边杂草丛生,夏天气味难闻,人们根本就不敢来这里。”近日,武陟县龙源街道东仲许村两委干部屈保和告诉笔者。
怎么治理——因地制宜整,难点变亮点。
垃圾堆积不仅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和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于是2023年3月份,这个垃圾场被全面关停。为实现这片土地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和资源再开发再利用,促进土地品质及价值的双提升,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村里打算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农耕文化,种植观赏性强、对土壤环境要求低的向日葵。方案定了,那就开干。开工第一步就是请这些垃圾“搬个家”,在400余车的垃圾被清运出去后,这片土地终于有了可以下脚的地方。接着就是花园的打造,选种、犁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每一步,村里的两委都看着、盯着、参与着。
向日葵
“从这些花种被种下,隔几天我就要来这儿看看,不然老是想着,每次来都要用手机拍下这些向日葵一点点的变化。”一边说着话,屈保和打开手机里的照片一张张的给我们展示,像父亲在炫耀自己孩子般开心和骄傲,“还有这些树,刚开始是我们几个自己种,村里的党员们知道后,就都跑来大家一起种。”功夫不负有心人,昔日的废弃地、垃圾场,如今成为小花园、网红地,前来赏花打卡的人们漫步在花海当中,边走边拍照记录,边走边享受油画一般的美景。
如何发展——借力生态美,带来产业兴。
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短缺始终是个绕不开的难题。这块杂草丛生的空地重新焕发生机后,引来不少人群青睐。“集体有了收入,人居环境治理也就有了资金支持,可形成良性循环。”屈保和说。
海鲜大排档
该村借力生态修复来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将生态美变为产业兴。村里以招商引资形式,建成海鲜烧烤大排档、泳池、儿童游乐园、户外休闲阳光帐篷营、摩托越野拓展娱乐赛道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这里转眼间成了人们放松心情、享受户外生活的乐园。
游泳池
“很骄傲家门口就有这么美丽的景点,这里的设施也比较齐全,除了休闲赏花,还有吃的玩的。我认为打造得很成功。”当地游客王女士说,她已经来向日葵花海好几次了,今天主要是带家人来看一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拓展运营项目,发展采摘休闲观光农业等,推进农文旅融合,把产业做大做强,让环境更好,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幸福。”东仲许村党支部书记李保国信心满满地说。
亭亭一丈身,初日颜色鲜。向日葵被誉为“光明之花”,东仲许村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像向日葵一般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