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淇县:“非遗+研学”打造非遗传承新课堂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4/13 来源:淇县文旅 点击次数:

         4月1日,在镶嵌漆画传习所举办的“以勺为笔 融糖为画”非遗研学班上,传承人何斌讲述了中国糖画的历史渊源和技艺传承,并现场进行耐心指导,糖液在学员们的手上瞬间变成了小兔子、小金鱼等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让大家玩出了文化味、幸福味。非遗研学班的成功举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走进群众生活,助力非遗文化绽放新光彩。

        近年来,淇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先后创建了淇县云梦山黑陶省级非遗示范展示馆1个,中原农耕等市级展示馆4个,以及李氏木雕等市级传习所4个。借助这些非遗馆所,淇县定期组织开展剪纸、糖画、木雕等非遗研学班,培训云梦小学、阳光小学学生1000余名,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4月8日,在李氏木雕传习所开设的疗愈木雕(红木簪子制作)研学班上,传承人李志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木雕文化的历史渊源、木雕的分类,向大家展示了木雕的工具、技艺流程,以及木雕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传播影响力。随后,李志勇向大家介绍了传统木雕工艺中工具的使用和基本的打磨手法,并指导大家亲自动手体验。学员们通过亲手制作红木簪子,识技艺之美,享手作之趣,尽情释放对生活的热爱。经过3个多小时的操作,一件件精美的红木簪子在学员手中诞生。学员们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领略了匠人对待工艺的专注与坚持,深刻感受到了木雕大师的工匠精神和传统工艺的魅力。

        除了如火如荼的研学班,淇县2024年“非遗进校园”活动也相继展开。在阳光小学,市级非遗传承人刘朋飞讲解了《拥抱绿色》《雷锋精神代代传》《封神魅力》等主题课程,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传统文化,使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推动大家由“看传承”到“要传承”的思想转变,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开设研学班和社团课,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引导青少年了解历史与艺术,唤醒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进一步增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淇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庆军说。

发表评论: 】 
(作者:淇县文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