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地之四:应天书院 书生意气
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的后晋,当时有邑人杨悫“乐于教育”,在将军赵直的支持下,聚徒讲学。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楚丘人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培养出诸如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等后来都成为台阁重臣的著名人物。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就其地筑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广招学生。使应天府书院扬名的另一位人物就是那个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宋州(今商丘)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北宋陪都、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到北宋商丘已为全国第二大都市。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随着范仲淹等资深名人的加入,商丘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并且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推荐理由:
商丘古城
应天书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司马光像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天从五代后晋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