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论坛:
中原餐博会简快餐及团餐发展高峰论坛
中原论剑 — —中国烹饪文化发展辩论会
众多专家紧扣餐饮业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经济热点话题展开现场“论剑”,为大家展示一场烹饪界的思想盛宴。
天时、地利、人和;列举、阐述、论证。济源市与“河南省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的相遇,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
历史:源远流长,饮食文化底蕴深厚
追溯济源的饮食文化渊源,还得从其悠久的历史说起。
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
多年来,济源市相继出土的西周兽面纹铜尊、西汉陶风车、汉釉陶烧烤炉、汉代宰羊陶俑、汉代鱼鸭池、汉代陶俎等,不仅体现了济源古代粮食充裕、水利灌溉发达、畜牧业兴盛的农业经济特色,还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人民安居的社会生活水平,映衬出济源饮食文化的兴盛。
同时,济源饮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道文化、卢仝茶文化的滋养。人们遵循“药食同源”原理,调整饮食,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通过弘扬茶道、茶艺,扩大和丰富悠久的卢仝茶文化内涵,“尽茶之真,发茶之善,明茶之美”。
道教圣地王屋山阳台宫大殿前,月台上有一口八板大铁镬,口径172厘米,深84厘米,供庙会煮斋饭使用,这口铁镬是明代阳台宫香火鼎盛的标志和见证,从侧面反映了济源市古代餐饮的悠久历史。
源头:天公作美,“送”来好食材
济水源头济渎庙附近庙街、铁岸两村盛产济渎金蒜,这种蒜又称小红蒜,蒜皮紫红透亮,光泽喜人,历史上曾是敬献朝廷的贡品。
王屋山土蜂蜜是山中野生封装箱饲养,采集山区丘陵地带的、百花,经春夏秋冬四季酿制而成,是蜜中珍品。
大峪寺郎腰大葱又粗又长,味道辛辣甘醇,回味悠长,曾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

马村酥梨、韩彦红果、邵原苹果、朱庄石榴、玉皇李、柿子、大枣等水果,鸡头参、山萸肉、地黄、连翘、灵芝等药材,黑木耳、猴头菇、黄花菜、红萝卜等蔬菜,香椿……济源的美味食材像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散落在不同角落,谁也数不清。
理念:提档升级,美食“华丽转身”
济源土馍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山地美食”;
济源一口香小笼包、薄皮素包、王屋山大花卷等6道餐点被评为“中国名点”;
肉夹馍、手工豆皮、牛肉丸、济源特色扣碗、黄菜煮馍等9种特色小吃被评为“中国名小吃”;
伴随着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济源市开展了地方特色美食名录征集、特色美食展示等活动,获评“中国黄河鲤鱼美食之乡”;
举办中国河南济源首届黄河鲤鱼美食节暨黄河鲤鱼美食大赛,使黄河鲤鱼迅速成为济源美食文化的“金字招牌”。
为了让济源美食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济源市还依托土馍、鸡蛋不翻、焦花、麻糖、小浪底河虾、银鱼等资源,做好深加工、包装、策划和文化提升工作。黄河鱼宴、绿色养生宴、生态养生宴被评为“中国名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