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正文
洛阳文旅“出圈记”:这项试点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8/14 来源:顶端新闻 点击次数:

      夏日炎炎,正如时下洛阳文旅热度不减。

       火热的背后,是洛阳市文化旅游的改革。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发展集团(简称“洛阳文保集团”)通过“两权分离”改革管理运营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推动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相结合,为洛阳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唐宫乐宴》沉浸式剧目演艺)

“两权分离”
激发文物保护新动力


   8月4日晚,今年33岁的《唐宫乐宴》沉浸式剧目演艺人员高子贤照常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景区做好角色妆造,带领游客开启一场沉浸式盛唐游。

     “游客时而欣赏盛唐的华贵绚烂,时而代入朝廷的波云诡谲,沉浸式游玩往往让人耳目一新。”高子贤说,自从景区创新保护大遗址以来,千年历史在创意、科技的添彩下“复活”,景区火遍全网,游客纷至沓来。

     五都荟洛,一眼千年。

     沿洛河密集分布的五大都城遗址,是洛阳独有的城市标签,更是河洛大地最具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

      其中,隋唐洛阳城先后作为隋、唐、五代、北宋的都城或西京,历时53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也是我国现存隋唐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宫城区 牛林林拍摄)

       和其他古代大型城址不同的是,隋唐洛阳城位于现在的洛阳城市核心区,矛盾问题多,保护难度大、成本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统筹城市建设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洛阳探索科学考古、一址一策等方式,出于尊重遗址、展示遗址、烘托遗址的设计目的,对隋唐洛阳城主要建筑采用“保护罩”形式进行遗址展示。

       “我们如今看到的天堂明堂、应天门,就是遗址保护展示建筑,均采用覆罩式展陈的保护展示模式,通过‘地下文物层,地上展示区’复原看得见的地上‘都城’。”洛阳文保集团负责人介绍。

        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后,如何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2018年,洛阳市文物局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运营管理权委托给市属企业文旅集团全资子公司——洛阳文保集团。

        洛阳文保集团成立后,一边完成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一边着手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活化利用,专门成立洛阳隋唐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工作。

        这样一来,权责明晰,市场化运作的“两权分离”改革让隋唐洛阳城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运营为先”理念引领下,大遗址保护进入3.0版本,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和民生改善相结合,让沉睡千年的遗产真正“活”起来。

        “我们对遗址内部和周边的道路、建筑,严格控制体量、风格,使之与文物风貌相融合,最大程度地保存城市传统肌理。”洛阳文保集团负责人说。

        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不再停留于书中,而是还原到了隋唐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一砖一瓦。

        截至目前,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宫城核心区的遗址展示面积达930亩,一区一轴一片区的空间格局已经基本显现。

乘风新文旅
赋能文旅产业新活力


       8月3日,在位于隋唐洛阳城九洲池景区的《风起洛阳》沉浸式全感VR体验区人潮涌动,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黑科技”加持下开启一场沉浸式国潮之旅。

        “行进式”VR探索、逼真的布景、跌宕起伏的剧情、“跨时空”体验,让游客称赞连连。

(《风起洛阳》沉浸式全感VR体验区)

       这是隋唐洛阳城乘风新文旅,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旅游业态的新实践。

       “如今,大遗址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天街轴线脉络清晰,古都空间格局凸现。”洛阳文保集团负责人介绍,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文旅发展理念为抓手,隋唐洛阳城大力发展新文旅业态,加快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草莓熊露营派对)

       从《唐宫乐宴》《天门有道》《明堂韶乐》沉浸式演艺到《无字梵行》《万象龙吟》沉浸式剧本游戏再到《风起明堂》《丝路奇遇》《万国来朝》沉浸式研学产品,隋唐洛阳城以剧本、美食、玩乐、研学、文创等多种业态叙述历史故事,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探秘。

        2020年央视戏曲春晚、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世界古都论坛、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启动仪式、2023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启动仪式、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接连落地隋唐洛阳城;《登场了!洛阳》《风起洛阳》《神都洛阳》等影视、综艺作品出品;“踏春季”“消夏季”“金秋季”“暖冬季”等大型沉浸式活动开展;“与辉同行”“房琪”“参商”“四月”“白川”“肉脸橙”等一众网络达人奔赴而来。

       场景化引流、品质化产品,洛阳处处流淌的唐风古韵成为无数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

       日前,省委改革办2024年第二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红榜发布,洛阳“积极探索推进‘两权分离’改革,赋能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建设”案例上榜。

      “我们将抓住此次机遇,继续加大对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力度,凸显宫城轴线,勾勒宫城轮廓,加强运营管理权的科学运用,致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在全国率先打造国家大遗址保护3.0版本、世界一流的大遗址保护利用范例、国际文旅融合示范区、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塑造世界级隋唐洛阳城文旅IP。”洛阳文保集团负责人说。

专家点评:

“活”化历史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党支部书记 安锋


       隋唐洛阳城的出圈走红,从根本上得益于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战略,推动了文旅业的转型升级。

       融合千年文化与现代元素,隋唐洛阳城勇于创新打造亮点,提供沉浸式体验,多元化旅游业态吸引着年轻游客,并通过移动端传播扩大了影响力。

        同时,“地下文物层,地上展示区”模式,形成“文物保护罩”,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与宏伟磅礴的盛唐建筑在保护中“活化”发展,大大增强了文化自信,以及四海八方游客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但文旅热也该保持“冷”思考,隋唐洛阳城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如“万国来朝”和武则天的故事。因此,建议隋唐洛阳城进一步“活化”历史,增添感受隋唐历史文化长河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领略文化的同时,丰富知识,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主动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发表评论: 】 
(作者:张傲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