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洛阳:出土文物再现千年前时尚穿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8/29 来源:洛阳晚报 点击次数:

       “这简直是旁边文物的‘神复原’!”2023年8月25日,在河南省洛阳博物馆二楼“华夏衣冠系列展——时裳·武则天”展厅,不少游客发出感叹。

       此次展览共展出唐代汉服复原款14套,其中5套复原自洛阳出土文物。在展厅中展出的第一套汉服,是对偃师商城博物馆的彩绘黄釉陶女俑着装的复原。“这件文物出土于偃师区城关镇前杜楼村崔大义及其妻李夫人合葬墓,女俑是典型的初唐时期女性的打扮。”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汉唐服饰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诗宇介绍。

复原的汉服 受访者供图

 

文物女俑 受访者供图

      陈诗宇介绍,女俑穿的上衣叫窄袖衫子,下裙为间色裙,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布一条一条拼接而成的,与现在的条纹裙类似。由于贞观时期拼接的布条很宽,所以这条裙子也叫宽条间色裙。仔细观察,在间色裙外,女俑还穿着一条从腋下至腰部的短裙,该裙被称为腰裙,这也印证了唐代女性爱叠穿裙子的说法。原来,叠穿裙子是千年前就有的时尚风潮。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的宫女、婢女为了方便行动,还会在腰部系束带,露出裙内穿的条纹袴或叠穿裙,这件文物的穿着就是如此。

     复原的汉服,整套服装的材质是绫,服装上有大面积的宝花纹,袖口和衣服的连边则是连珠纹,束带提高了裙摆,露出了里面穿的内搭,与女俑的服装相差无几。这一时期女性所梳发髻比较低矮,是典型的初唐风貌。

发表评论: 】 
(作者:李晓楠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