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根深,则华夏叶茂,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从夏商周到北宋,悠悠3000年,历史的主线在河南的山河间展开,吸引着全国各地青少年回到这里找寻文化之“根”。
近日,“青少年行走河南暨豫港青少年戏剧文化交流活动”圆满落幕。作为活动的一部分,由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香港教育评议会会长何汉权担任团长、香港15所中小学的学生、老师、家长、戏剧教育专家等90人组成的豫港研学交流团,在河南开启了一场为期5天的河南文化之旅。
交流团来到了郑州、洛阳等地,香港青少年们参观了龙门石窟、河南博物院、“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景点,在心中埋下了一颗颗中原文化的种子。
未来,豫港两地青少年之间的研学交流活动会有怎样的发展?河南的历史文化将为香港青少年教育注入怎样的活力?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香港教育评议会会长何汉权从河南历史根脉讲起,展望豫港文化交融的美好前景。
作为“豫港研学交流团”的团长,对河南有怎样的印象?香港的青少年们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何汉权:河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热情。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河南,但这次却是逗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我乘坐高铁下来的那一刻,河南朋友热情的接待,让我感受到了河南人如黄河一样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好客。
这次香港一起前来的青少年们中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无论什么年龄段,对于这次河南游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在参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龙门石窟等景区的时候天气很热,但他们完全不惧烈日,被这些景点背后的文化深深引住了,让我看了非常感动。
回顾这次中国文化的研学,河南对我们帮助和触动很大,毕竟有那么多的文物古迹可以供我们参观,每一位研学团的团员都通过在河南的研学对我们国家的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带领“豫港研学交流团”开启这场文化之旅,行走郑州、洛阳的多个景点,旅途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何汉权:此行我感受到,要想了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我们一定要翻开历史的第一章,而历史的序章一定是从河南开始的,走进河南,就读懂中国。这几天我去了龙门石窟、殷墟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等地,深刻感受到了河南历史文化的厚重。比如说,河南郑州的早商文化,安阳的晚商文化,都反映了河南从夏商开始,根系了万年中华文明。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悠久的黄河文明使河南孕育出了众多优秀“价值”,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优秀的精神和价值理念。比如,中国人的善良、拼搏、面对问题团结解决的魄力与勇气等,都可以在河南看到根源。
这场研学之旅如何与豫港两地青少年的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将其转化为对青少年有良好教育的生动实践课?
何汉权:我认为想要给学生们讲好中国的故事,就必须多去河南,河南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丰富。
当我们来到殷墟时,必须回想起整个殷墟发掘过程,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无私地奉献,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推出如今整套中华文明的理论基础,让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了解我们拥有如此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回答了中国人“从何而来”的问题。
不仅是香港,其他地方的学生都需要去河南。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引导年轻人爱国家、爱文化、有民族情感、有家国观念,那么在教育过程中,牢牢抓住河南是必要的手段。我们大家都需要寻根河南,我认为河南是文化的“根”据地。
发起这次“青少年行走河南暨豫港青少年戏剧文化交流活动”的初心是怎样的?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何汉权:我们认为在“一国两制”的大背景下,国民教育应当涵盖四个重要方面。其一为国史,也就是国家的历史;其二是国学,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三是国情,即国家当下的实际情势;其四是国安,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我们觉得国民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应当是国史教育。加强国史教育应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有了这一次“香港青少年行走河南”活动。我告诉青少年们要用“主人翁”的心态去演出,这样才能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感。我也很开心看到豫港两地的学生通过历史人物舞台剧这一特色形式,借助戏剧教育所强调的“亲历”“亲看”“亲闻”,共同唱响、演绎了深深的民族情。
对于未来豫港两地青少年之间的研学交流活动,有着怎样的展望和规划?在促进两地青少年的相互理解、文化交融、知识拓展和共同成长等方面,研学交流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何汉权:未来我们应当从点到线再到面,全面展开豫港两地青少年的研学交流活动。香港作为中外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心,这既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一种荣誉,也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肩负着教育新一代好好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
如何去学习呢?一定要抓好河南这个文化“根”据地。我觉得河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倘若没有到过河南,就很难读懂中国。如果连中国都读不懂,又怎能知晓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呢?
香港的各类学校,不管是民间兴办的还是官方设立的,都应多多与河南开展互动交流活动。我衷心希望香港的莘莘学子以及广大的社会人士能够亲身前往河南,亲身去感受和领略河南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此同时,我也满怀期待河南的青少年们能够多多来到香港,让豫港两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拥有更为丰富多样、深入紧密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