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河上亭,鱼踯水禽鸣。九曲何时尽,千峰今日清。晨光秋更远,暑气夏常轻。杯里移樯影,琴中有浪声。岸莎连砌静,渔火入窗明。来此多沈醉,神高无宿酲。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陕州人姚合的一首诗作,吟咏的正是三门峡。
千年时光倏然而去,千年后的三门峡依然是一块令人沉醉的迷人热土。它既有着“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的清雅容貌,也有着华夏五千年文明涤荡而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气质。
它屹立于黄河岸边,宛若一颗明珠,在历史洪流的不断冲刷下,日益壮大,日益闪亮。时至今日,它以“黄河三门峡 美丽天鹅城”的动人形象默默守护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让他们在这里劳作、栖息、欢歌、起舞,让他们时刻享受着三门峡所馈赠的诗一样的生活。
清晨,沉睡的城市被河畔的鸟鸣声唤醒。黄河公园的栈道上、天鹅湖畔的桥面上、虢国公园的湖水旁、涧河岸畔的小径上……随处可见晨跑和散步的人们。当和煦的朝阳打在脸上,结束晨练的人开始一天的工作,而悠闲的老人和孩子们则开始出动。雨后湿润的公园里,老人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哼着曲儿慢慢地走,路过一群正在吹拉弹唱的戏迷,忍不住坐下听上一段,兴起时也跟着唱两嗓子。不远处有打太极的、跳舞的、唱歌的,湖面上彩色游船缓缓游弋,小孩子舔着糖果在草坪上放风筝、追鸽子……
对三门峡人而言,这是最常见的“晨光曲”。而到了傍晚,他们还会演绎一首热热闹闹的“暮色歌”。市区各大广场上、每个小区的院子里,只要天色渐黑,吃过晚饭的大妈大叔们便会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不论是《最炫民族风》还是《小苹果》,也不管是柔软的扇子舞还是劲爆的现代舞,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你总能感受到生活所给予他们的幸福和满足。
春天的三门峡,是百花盛开的三门峡。路边的桃花谢了,虢国公园里烂漫的樱花又开成了海洋,黄河公园里的千朵郁金香和美丽的风信子让人忍不住流连徘徊,不负大好春光。四月到了,召公岛上,“牡丹花开动三省”,紧接着,盛开的芍药送走了春天,绽放的月季又迎来了夏天。
初夏时节,黄河边上的薰衣草开成一片紫色的原野,风车下,三门峡人继续赶赴一场浪漫之约……
秋天到了,寺河山的苹果红了,甘山的树叶也红了,三门峡人或开上汽车,或骑上自行车,在山野里来一场自由的呼吸,与家人享受采摘与攀爬的快乐。
冬天来了,三门峡人的老朋友白天鹅如约而至。在美丽的天鹅湖畔,人们携老扶幼,远远地欣赏着从西伯利亚远道飞来的白衣仙子,它们高洁的品貌、优雅的舞姿、动听的歌喉都成了三门峡人乃至全国各地游客镜头与画笔追寻的目标。白天鹅因三门峡而落脚,三门峡人的生活也因白天鹅而变得更富闲情,愈发浪漫。
无论什么季节,生活在三门峡的人总有自己的独特休闲方式,譬如想活动筋骨就去登一次南山,想放松身体就去高阳山泡一下温泉,想挑战自我就去山野间来一次徒步,想逛街可以去黄河路精品街、丹尼斯大卖场,想买点木耳、核桃、蜂蜜、大枣等土特产就去市区文明路……
许巍在歌里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当三门峡人将日子过成了优美的诗行,当世人始终追寻的理想生活就在我们身旁,三门峡人又何必苦苦追寻远方?
因为,三门峡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