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访万仙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1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暮秋来到万仙山,草木荣枯各半,老核桃老柿树黄榆树,叶子尽脱,发散的黑褐色骨枝指向不确定,垂柳、泡桐、山楂以及灌木丛的绿,不顾霜降就在眼前,浓淡随意铺排开去。山壑崖壁,穿行其中,野菊,红果,小松鼠,是零落点缀的笑意,给萧索的山谷以动态的暖意。
穿越郭亮洞,独走绝壁坡,没启动时犹豫再四,电脑上搜,朋友间问,自驾,能,不能?后排载着儿子以及儿子的爷爷,老陈坐副驾给我激励和定力,我硬着头皮上。事总是这样,悒郁和忧虑是源于未知或行为不足,一旦面对,并没想象的和听说的那么要命或不要命。
辉县西,往北,朝山西方向,过两个无灯光且路面坑洼不平的隧道,急转弯上陡坡,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一圈一圈盘旋,蛇行而上,头来不及发晕,郭亮洞赫然现于面前,无数次看过图片的我仍被震得无语。大家一致喊停,下车,看。81岁老父曾有一流的石匠手艺,他懂那些头顶洞壁上一个个凿子的印痕,以及印痕震动虎口的疼痛。隔一段一个十几米长的窗口,是便于当年开辟山洞时倾倒挖凿下的石料,未打通的壁体起着立柱的支撑作用。十三个壮劳力,苦干五年半,从1972年到1977年,绝壁贯通后,郭亮、另山和会逃寨三个自然村才有了下山的“好路”。告别了之前祖祖辈辈上下绝壁天梯的艰难。天梯,后来我们特意去踩了几级,直上直下,“之”字走向,下望眼晕,我劝家人止步,太险了。房东申兄说,他1972年当兵之前一直走的这条道,柴煤,油盐酱醋,吃穿用,都靠天梯这个唯一的进出口。
四面环山,罅缝中的郭亮村,傍晚和黎明让我发迷,不可思议。我是辉县人,爹娘至今还住在丘陵半坡上,但我这是第一次得见家乡如此奇异险峻的山石峭壁。较之水,我钟情山多一些,枯水期的万仙山于我没有半点失落,我就是奔着这些山来的。
傍晚我们从白龙洞和喊泉回来,立于另山崖上人家门口的绝壁边沿,望对面的郭亮洞,竖天立地的千丈崖壁上,拦腰一条有侧窗的隧道,道路时隐时现,像极了祖母眯着老花眼纫了一根针而缝连出的一行针线活,粗针大线,针脚不算细密均匀,却是绝美手笔。1300米长,横穿于海拔1700米的高处,“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它堪当。壁壑下正是我来时攀爬的路,龙一样,溪一般,更像仙人舞动的白练,我望着深不见底的红岩峡谷突生纵身一跃的冲动,儿子说这是心理学上恐高的特征之一。可我心里分明愉悦得很。晚饭后的夜漆黑如墨,星稀风冷,鸦默雀静,手脚一会儿便冰凉麻木,站不住人。
我等黎明。一夜无梦。
晨六点十分,穿厚衣服出门,农家木门被高一声低一嗓的鸡鸣犬吠给相继唤醒,“吱呀”声温柔,我听了欢喜。墙头的八月菊孔雀草一夜未眠,门楼上的细茅草和干瓦松寂然柔韧,安详如霞。霞光朦胧如雾,青雾与炊烟在山巅山腰相遇混绕。一女孩对着山谷起劲喊一个人名,重复三遍“生日快乐”。七点一刻太阳才从山顶冉冉露头,我站在观景台东眺,山叠着山,七八层厚,每一个山头都住着一位或一群神仙;西望,白月亮带毛边,正摇摇欲坠。幽深的空谷偶有黑影翻飞,似鸦如鹊,树丛中群鸟的发言随晨光渐生稠密和凌厉之气。写生的学生们列队跑步,迎面带来一股清风。耳背的房东大爷在村头对着一片青石敲敲打打,我蹲下大声跟他聊石头,他说我村的是青石,他这儿的除了红石就是灰石,灰石比青石硬,他老伴儿说用石板修屋顶,并回屋给我取了一张名片,邀我下次入住。他们的口音偏山西和林县味,跟我的乡音不同。
看山,看山尖,无论是站在崖上,走在谷底,仰头看周遭的山峰,千层万叠中各具其态,日光下,朝霞中,雾霭轻笼还是夕阳斜照,峰尖都冒仙气儿,这是老父说的,他说这儿的山跟尧山的不一样,山脊上的树不知长了多少年了,有形有款,横看起伏突兀,侧看毛毛茸茸,植被厚密。他即兴吟诵,我手机记录:“人走千里不为奇,悬崖陡壁眼前立。青山绿水得改造,一日成了游览区。”老父感叹这蚂蚁难走、蠓虫难飞的山沟沟,竟也成了家家年进百万金的富裕户。
我们指点山势,随意命名,“师徒对坐”,“骐骥腾跃”;“官帽翅”,“宝瓶盖”。走走停停,停停说说。越走越觉着得朋友通融将车子一气开进郭亮村是十足英明的举动。
丹分沟,侧页岩,沧海桑田变换,熔浆凝固成山。太行的红石头和大峡谷,绝壁风光绵延无尽头。我们的脚步和目力有限,只能趁太阳没落往家赶,盘旋而下,鹞子俯冲,省油省力,不踩油门时速也可达60千米。路过南坪,不敢停留,错过了磨剑峰和别的好景色,留待下次再品了。反正我拍了山景采了野菊,够好好回味一阵子了。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