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寺院建在红崖子沟沟口东侧的半崖上,隔湟水河与平安镇相 望,平大公路入境而过。距西宁市25公里,距互助县威远镇50公里。是互助县旅游景区中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藏传佛教后弘 期),又名金刚崖寺,因山崖有一尊金刚佛像的石雕像而得名,藏语称“玛藏观”,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白马寺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位于晋城市市区北4公里处的城区境内,面积达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 山西省晋城市白马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
白马禅寺创建年代不详,但毁坏的比较彻底, 原来的旧址上仅剩下一座"景公塔",耸然矗立,向人们昭示着她往日的辉煌。为了开发旅游资源,1989年晋城市城区宗教局特聘释隆慧法师为城区宗教协会会 长、白马禅寺住持,并发起整建白马禅寺。1994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白马禅寺破土动工,先后完成了藏经楼、玉佛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天王殿、诵 经堂、九龙壁(汉白玉质)的复修工程。寺内最宏大的建筑毗卢宝殿的建设也已接近尾声。
青海贵德县白马寺
位于贵德县城东北42公里处的尕让乡大磨村西侧白马寺为贵德境内黄教大寺之一,藏语称“乔什典格大具喜吉祥兴旺州”,又称“却夫旦格”,意为“佛塔寺”。 该寺由郭密格西扎巴嘉措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他生于郭密部落(今黄河北岸河西乡贺尔加村),曾两次去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学经,曾任塔尔寺 密宗学院第十二任堪布。他最初建寺于加毛山下,并建有密宗学院。其转世扎巴坚赞(1730-1777年)生于下郭密(今尕让)部落关嘉村,自此称该转世系 统为“关嘉佛”。约在清嘉庆年间(1795-1820年)由三世曲丹增嘉措(1778-1837年)将白马寺搬迁到大磨村,重修大经堂。此后,四世罗桑楚 臣山丹(1839-1876年)、五世罗桑楚臣嘉措(1878-1945年)均扩建过白马寺。从第一世至五世活佛均任塔尔寺密宗学院堪布和全寺大法台,在 塔尔寺建有自己的“噶尔哇”(府邸),成为塔尔寺的一个转世活佛系统,于是,白马寺成为塔尔寺的属寺。白马寺与今互助县的却藏寺的关系十分密切,原来却藏 活佛派有住寺代表,因此,有人也将该寺作为却藏寺的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