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荐靓汤
你是不是个馋嘴的懒虫?想喝汤又不肯自己动手?郑州全家福酒楼的厨师长马兆斌推荐了几款汤品,来看看哪种比较合你的胃口吧。
马师傅首先就推荐了全家福主打的菌类汤,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被人们称为“素中之荤”,全家福使用的菌类均是由云南空运而至的野山菌。
一品老人头鲜菌汤 用棒骨汤做汤底、以老人头菌为主料煲成,口感鲜滑。马师傅说,菌类可根据个人营养和口味需求随意选择,这些菌类不但自身营养丰富,还可搭配多种肉类。如果自己在家煲菌汤,可以根据各人口味加入排骨、柴鸡、老鸭。菌类与这些肉类一同炖制不但不会影响各自的鲜香和营养,还能让汤味更加鲜美、营养更丰富。
中华功夫菌汤 做起来可就颇费工夫了,要用老鸡、老鸭、棒骨以小火炖制8个小时,在炖出的清汤里可加入松茸、老人头、牛肝菌等十几种菌类熬制而成。可以将菌类和汤一起食用,也可将菌类单独做菜吃,汤则可以像品功夫茶一样,细细品味野山菌的鲜味。
龙骨煲冬瓜 “龙骨”即排骨,要选用脊骨这样的小排。排骨焯水后放入砂锅用小火炖两个小时,出锅前晚些再放入冬瓜,以免长时间的炖制把易碎的冬瓜炖化。马师傅特别提醒说,如果自己在家炖排骨时,注意要先将排骨焯水,凉水下锅便于劈出血沫,热水容易使肉内的蛋白质凝固,肉内的血就不易流出了。炖排骨还可以加入葱姜去腥味,放入枸杞还可起食疗保健作用。这道汤口感咸鲜,冬季食用还可润肺生津。
国药煲竹丝鸡 “国药”统指山药、枸杞、党参、当归等可做食补的中药材料;竹丝鸡又称为乌鸡,有补气养阴之功效,还能治肝肾虚弱妇人各病,配以食补中药材,是一道冬日寒暖交错时的滋补靓汤。这道汤鲜嫩滑润,口感浓郁绵厚。
主妇教煲汤
冬天躲在厨房为家人和自己煲一锅暖暖的、香味四溢的汤吧,改善体质、抵御寒冷。家住郑州市棉纺路的吴阿姨是位煲汤高手,她的吴氏汤美味又滋补,在邻里街坊中可是相当有名呢。
吴阿姨的父亲是位老中医,虽然吴阿姨没有学中医,但受父亲影响,在饮食养生方面也小有心得。谈到冬季煲汤,吴阿姨说可有讲究呢。
推荐汤谱
黄芪炖乌鸡
冬季滋补汤品中鸡汤是首选,吴阿姨说,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贫血虚弱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作用。鸡肉的营养要高于鸡汤,不要只喝鸡汤不吃鸡肉。
原料:黄芪、乌骨鸡、葱、姜
做法:乌骨鸡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砂锅,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特别提醒:黄芪是一味中药,补脾益气,养阴益血,对血虚体冷的女性来说是冬季大补的食物,不过黄芪炖汤味道比较浓重。
萝卜炖羊肉
冬日要论御寒功效,羊肉是最厉害的。中医认为,羊肉是大热之品,喝羊肉汤来御寒是再好不过了。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体瘦畏寒、腰膝酸软的人吃了最有效果。想吃羊肉御寒,又怕太上火的,不妨在羊肉汤里加点萝卜、豆腐等性凉的材料,稍微中和一下。
原料:羊肉、萝卜、陈皮
做法:将萝卜切成块,羊肉洗净切成条或块。陈皮洗净,姜拍破,葱切成节。羊肉、陈皮用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再加入萝卜和调料,炖至萝卜熟透即可。
特别提醒:陈皮性温,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煮羊肉时放个山楂或者加点绿豆可以去点腥臊味。
参芪牛肉汤
牛肉在寒冬也是不错的选择,牛肉蛋白质高,脂肪少,所以味道鲜美,而且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其他肉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最适合体弱的人吃。寒冬食牛肉可暖胃,对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四肢冰凉的人特别有效。
原料:牛肉、党参、生黄芪、白术、红枣、生姜
做法: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黄芪、党参、白术洗净后切片,放入纱布袋。加水约 1500毫升,放入牛肉,煮沸后加进药袋及姜片、红枣,煮 30分钟后,改用小火炖熟即可。
特别提醒:党参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白术能健脾燥湿,补养身体,益气止汗,增强体力。这款汤御寒效果不错,对平时易患感冒夜晚或白天不自觉地出汗,既怕冷又怕热,体质虚弱的人尤其好,但已经感冒、体内有热的人不宜服用。
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熬汤小技巧
熬汤最好用冷水,不要过早放盐。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沸腾,在汤汁中勾上薄芡,或者加油,使油与汤汁混合成乳浊液,都能使汤变浓。肉类下锅前,最好在开水中氽一下,可除去血水,还可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过于肥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