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一:乳制品摄入又变不足。
经历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人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饮奶习惯又遭当头一棒。“牛奶不能喝”、“豆浆代替奶”的言论不绝于耳。“按照中国人目前的膳食结构,如果不喝奶,几乎不可能摄入足够的钙。”贾健斌呼吁,目前的乳品市场经过整顿,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每天一杯奶,仍应成为人们坚持的好习惯。
坏习惯二:三餐不规律的人越来越多。
调查显示,能做到一日三餐都按时吃的人只占六成,不吃早餐和不吃晚餐的人分别占到21.4%和12.8%。“我们一直强调一日三餐,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人体胃排空的时间一般为4—5小时,这样一来,七八点吃早饭,十二点吃午饭,五六点吃晚饭,可以保证体内的能量供应连续不间断。”翟凤英解释说,此外,合理的三餐热量分配,对于保持身材和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贾健斌介绍,早餐提供的热量应该占全天的25%—30%,午餐、晚餐分别占30%—40%,“现在有些人早饭不吃、午饭凑合,一天的能量最大摄入集中在晚餐,是非常不健康的。”
坏习惯三:在家吃饭越来越少。
调查表明,常在家就餐的人只占不足六成。“严格来说,不能把在外就餐称作‘坏习惯’,但由于现在餐馆、饭店中的菜肴油盐超标非常严重,我们发现,常在外就餐的人,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更高。”贾健斌说。“其实,在家吃饭,不仅可以获得更健康的菜肴,也是促进家人沟通、缓解工作压力的好方法。”翟凤英表示。(文章由本报记者胡楚青采访整理)
编后: 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位专家均表示,虽然此次调查的问题更多的涉及到食物选择、就餐方式等问题,但“吃饭”的含义远比食物、营养要广得多。
“做饭,是对家人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翟凤英说。好好和家人一起做顿饭、吃顿饭,可能会累些,但带给你的健康和快乐,却是在外就餐无可比拟的。用心做每顿饭,是对家人的责任和爱;好好吃每顿饭,是对自己的责任和爱。从2010年开始,在厨房里、餐桌前,多花些时间和心思,你一定会收获健康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