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桥景区
灞陵桥,许昌AAA级景区,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原桥高于水面3米余,为三孔青石桥。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高官厚禄若粪土,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清道光年间傅梓之《许州记》载甄汝舟怀古诗句,云:“野水四堤浸柳条,道边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该桥时毁时修,原形早变,后来因兴修水利,原桥已拆毁,仅存《辞曹图》石刻一块。桥西有关帝庙,为后人追念关羽所建。庙为三进大院,有山门、钟鼓楼、大殿、厢房、道士院等,并塑有关羽、曹操和二夫人像。其中关羽勒马塑像神采奕奕,英姿飒爽,庙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征讨徐州,击败刘备。下邳之战降伏关羽。曹操敬重关羽。回许后,深器之,厚待之。羽深知新恩,但不忘旧主,护刘备二夫人,千里寻兄。操甚惜之,追至灞陵桥赠袍献酒,以饯其行。羽疑其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长揖而去。开始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千古壮举。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桥西建庙设像以祀。
运粮河横贯景区,灞陵桥如弯月卧波;垂柳洄堤,野趣天成;古道残碑,翠柏依旧;殿宇蔚然。是《中国文物古迹游》三国战略旅游线上一处著名景区。
景区看点
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全国十大关庙之一的关帝庙;关羽、曹操同殿共享一柱香的奇观;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图片展;集桥、庙、园为一体的园林建筑。
票价:30元
参观时间:8:00—18:30(夏季)、17:30(冬季)
自驾车线路:进入许昌市区后,走许继大道一直向西2公里处,见景区大门即到。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位于许昌市区东南18公里处,原系西周时许国都城。后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昔日的许都分内外两城,内城为皇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宫、御苑、相府等;外城周围15华里,东南隅有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等。曹魏时为五都之一,南北朝时被北魏大将周几毁于兵火。目前从遗址上仍然可以看到当年京都的轮廓。逶迤的城垣上有多层夯土,在高出地平面的约三万三千三百平方米的土地上有大量的汉砖汉瓦,汉井、汉磨随处可见。三国时代的印玺、箭簇、货币等不断出土。1986年还发现过一对四神柱础和青石栌斗,经论定,这是当年皇宫柱础和构件。1987年春在故城区盆李村发现了铜铸作坊遗址,当年许都豪华和繁荣景况由此可见一斑。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看点
汉末皇城遗址;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汉砖汉瓦、汉井、汉磨等古文物。
票价:免费参观
参观时间:8:00—19:00(夏季)、18:00(冬季)
自驾车线路:沿许昌东城区学院路,行至与S237交叉口左转,再沿S237向东16公里路南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