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观赏面积40余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8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豫、皖、鄂三省交界处方圆几百公里内知名的旅游胜地。
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由怡和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严格按国家AAAA级标准建设,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自然山水为基调,形成禅、茶、竹三位一体的景观特色。重修扩建后的妙高禅寺,金刹梵宫,琼楼玉宇;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等殿堂隐于竹林,烧香拜佛之香客络绎不绝,寺院终日烟雾缭绕,梵音阵阵。禅寺四周云雾成烟,长林绿暗,松高石瘦,涧远泉出。千亩秀竹新篁摇曳;万顷梯茶随风荡波,真可谓:春来观花一山茶,夏往避暑一山阴,秋览枫叶一山果,冬赏雪景一山青。
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两省五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景区紧邻宁西铁路、312国道和沪陕高速,交通非常便利;三星级标准的九华山宾馆和竹韵山庄别墅群,设施完备,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是人们旅游观光、寻根谒祖、休闲度假的绝佳场所。
固始作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向东南地区尤其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难以计数。因为有了历代移民南国之举,故闽、台一带对固始多怀“祖地”之尊。《闽中记》称:“今闽人皆称固始人。”斗转星移,移民后裔遍播海内外,固始便有了侨乡的称谓,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原第一侨乡”。 历史上固始人有四次大规模迁往福建等地。一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二是唐初陈元光率固始乡民南迁开建漳州,三是唐末王审知率固始乡民南迁,四是北宋末年“靖康之乱”,这四次都有大批固始人迁往福建等地,将“蛮荒绝域”的闽地纳入中原文化的轨道。他们的后裔又大量迁居台湾和海外,闽台人士与固始的关系最亲。 为了让移居海内外的固始籍后裔能到祖地寻根祭祀,在位于九华山旅游风景区老虎头山上建设寻根标志性建筑——寻根楼,在楼内陈列百家姓宗谱,塑造陈元光、王审之二王率众南迁乡民塑像百余尊,设置祭祖供牌,展示先民们生活遗物,为寻根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造化钟神秀,身临其境,方知其美,其幽,其雅。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正以笑颜秀貌期待八方宾朋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