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原为保存唐开元年间镌刻的《十三经》、《石台孝经》而建,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清始称“碑林”。几经易名,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该馆是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设七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一个碑亭,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它的前部由原先拜祭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为了表示对这位圣人的尊敬,孔庙的门开东西两侧,东门称礼门,西门称义路。南面正门封闭,称塞门,内有华山前西岳庙移来得太和元气坊。号称“天下第一名钟”的景云钟,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钟上刻有各种纹饰图案,雕工精致,形象生动,上有唐睿宗亲笔书写的铭文夸誉钟声洪亮,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
博物馆的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