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听图说 >> 正文
“元旦”一词在我国已沿用4000多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12-25 来源:新华网 点击次数:

  中国人习惯将每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专家介绍说,“元旦”一词在我国已沿用4000多年。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在我国汉语中,“元旦”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形状。“元旦”之意就是“初始的日子”,即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已经在农历(夏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即阳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据介绍,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wangyan)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