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西晋年间,汝南郡南六十里梁岗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
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朱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为兄弟,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
红罗山书院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台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朱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朱九弟像女人一样,”朱英台顿时满脸绯红。
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床中间立了一个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
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二人来到英台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弟出来献茶。
英台到后屋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朱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