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奥运旅游专题 >> 奥运与旅游 >> 正文
北京奥运:旅游前景更广阔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8-5 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次数:
    奥运会曾让旅游业十分疲软的巴塞罗那成为整个欧洲的第三大度假旅游胜地,让美国的盐湖城成为会展旅游的一个新热点,让澳大利亚政府将80多亿澳元的旅游收入装入囊中……
    纵观历史,每一届奥运会都给举办国在建筑、交通、市容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效益,而奥运经济的第一受益者首先是旅游业,而且受益可从奥运申办成功之日起一直延续到奥运会过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短期效应:举办国成为全世界的旅游聚焦地

    奥运期间,举办国必是全世界的焦点,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随队工作人员、记者,以及大量的支持者和海外观众,他们至少在举办地停留一晚,这就给举办国带来了大量的客源,也就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效益。

    23万人次、22万人次、30万人次、29万人次、112万人次……

    这组数据不是别的,就是洛杉矶奥运会、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悉尼奥运会期间当地所接待的入境游客的总量,尤其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短短的16天,除了数万名运动员、官员、以及12万多名记者外,悉尼史无前例的接待了100多万人次,其中比赛时间共接待外国游客50万人次。澳大利亚旅游部的资料显示,2000年澳大利亚的游客量增加了11%,而同年9月份悉尼的游客量增加了15%,在11万名专程为奥运会而来的游客中有88%为奥运会的回头客……

    长期效应:会展旅游成最大收益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夕,巴塞罗那的旅游业时常疲软,其收入只占到GDP的1%至2%。而进入1994年,巴塞罗那入境游客增加了4.25%;到了2002年,巴塞罗那接待游客人次数增加了500%,在旅游目的城市的排名中也由原来的16位升至第3位的。 

    悉尼奥运会后不仅入境游游客激增,而且点燃了会展旅游的持续增长激情。自1993年悉尼赢得奥运会主办权以来,澳大利亚在国际会议市场的排名也直线上升。按会议数量计算,1999年澳大利亚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7。到了2000年排名上升至第4,超过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旅游目的地。2001年悉尼上升至第2位。会议旅游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澳大利亚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1990年,会议、商务旅游仅占国内游的15%;而到了2001年,会议、商务旅游一举占到了20%,提高了5%。因此,2000年悉尼奥运会带来的不仅是16天的运动会,而是10年的发展机遇。

    北京奥运:旅游前景更广阔

    “外国旅游者的人数是参赛人数的25倍到40倍。”这个数据可不是凭空臆断的,而是参照了近20年来奥运会后得出的一个规律,规律还显示,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收益,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收益效果更加突出。因此,经济专家们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李海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