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们回忆体育湘军在奥运会上的经典时刻,刘璇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平衡木冠军后,那自信而甜美的笑容会让人难以忘怀。因为那一刻的笑容,洋溢着她特有的魅力,让世界为之感动。刘璇也曾表示,那是自己最美的笑容。
2007年12月底,刘璇回到长沙参加“迎北京奥运,为体育湘军加油呐喊”暨湖南体操队建队50周年庆典活动,在活动现场,她对湖南体操队的生日传达了自己的祝福,并敞开心扉向大家谈了自己参加奥运会的经历和感受。
16年运动生涯,感谢体操给我带来的一切
“体操带给我很多的人生体验,我不得不说,我要感谢体操给我带来的一切。我现在经历的事也会遇到挫折,这项运动带给我的启示就是,遇到各种困难一定要坚持,总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从开场白可以看出,“璇美人”退役后,这些年的经历让她的心智更加成熟。
刘璇在长沙市吉祥巷小学读书时,就开始了体操训练,那时她才5岁,她8岁就进入省队,13岁入选了国家队。刘璇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体操女队全盛时期的主力队员,她服役时间长,是中国第一位连续参加两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选手。
悉尼奥运会夺冠,是刘璇16年体操生涯的巅峰。这16年间,刘璇经历了体操人生的起起伏伏,也让她的意志比一般人更为坚定。亚特兰大奥运会失利后,带她的教练返回了地方队,刘璇的体重也一下子增加了5公斤,刘璇也曾经想结束自己的体操生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队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将刘璇继续留在队里,并由主教练陆善真负责刘璇的训练。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从1996年到2000年的4年间,随着年龄的增大,刘璇碰到过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之间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她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回忆这段往事,刘璇十分感慨:“我想每个人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关键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它,我想是我的坚持才让我在悉尼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最美时刻。”
北京奥运会,我也可能做一名安静的观众
尽管已经退役6年,但刘璇依然对赛场充满热爱和眷恋,对于北京奥运会自己将担任的角色,刘璇表示现在还没确定下来,但自己肯定会去现场观看比赛。
刘璇2006年取得了体操国际裁判资格,此后担任了一些大赛的裁判,这让她和赛场更近:“做了好几年看起来与体育无关的工作后,第一次到裁判现场,感觉就是像鱼儿回到了大海中一样,很亲切,但以不同的身份回来,又感到很新鲜。”
为了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担任体操项目的裁判,刘璇一直不断研究新的体操规则。“现在我虽然已经获得了体操国际裁判的资格,但能否在北京奥运会上当裁判,还不清楚。因为要有足够的裁判工作经验且没有犯规记录,才能获得执法奥运会的机会。现在北京奥运会正一步步临近,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退役后,刘璇在北大读的是新闻专业,并在2005年获得了学士学位。她在湖南卫视做过主持,对于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能否出现在电视上做一名主持人,刘璇表示现在也是未知数,“现在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果我没有做主持,我很可能会选择安静地做一名观众,在场边关注奥运会的各种比赛。”
谈到北京奥运会,刘璇有着自己的看法:“奥运赛场是一个综合竞技赛场,能够有机会在奥运会上展示自己就是很幸运的。我希望我们的参赛队员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心态一定要淡定,享受过程最重要,有时候结果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说到这里的时候,刘璇的表情闪过一丝她在平衡木上时才特有的从容不迫。
刘璇还大胆地预测了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的前景,“我认为即使保守估计拿4至5块金牌也应该不成问题。”她同时提醒昔日的战友们,“我们的技术动作难度高,所以一定要发挥稳定。”对于体育湘军2008年奥运会的前景展望,刘璇认为还是有不少看点的,“像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项目,我们都有希望冲击金牌。体操大家所知道的李小鹏,他这两年受伤病困扰,如果他的状态恢复的话,双杠、跳马都是非常有夺金实力的。我希望体育湘军在北京拿的金牌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