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这就是素有“绿城”美誉的郑州市。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据2007年的统计资料,年末全市总人口735.6万人,其中女性356.0万人;城镇人口450.8万人;非农业人口303.0万人。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C 。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同时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郑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游郑州,不仅能探古,更可访今。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各类文物古迹达140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43项。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有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其中,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著名历史人物列子、子产、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就出生在郑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黄河中游、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就在郑州北郊。这里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平原的起点,是中国象棋盘上“楚河”、“汉界”的发源地。您可以在此乘坐豪华气垫船畅游“自古难行船”的母亲河,亲身体验投身黄河母亲怀抱里的感觉。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根就在郑州新郑黄帝故里,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尤其是以“黄帝拜祖大典”为核心的寻根旅游系列活动的举办,使新郑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郑州商贸发达,是国务院确定的3个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第一家期货市场,被誉为“中国第一市”。郑州拥有一大批高档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贸设施和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市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郑举办的各类全国性、区域性、专业性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上百次;国内外万余家商贸机构在郑州设有办事处或经营场所。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郑州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货运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107、310国道和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全国7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4E级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30多个城市通航 ;郑州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均居全国前列。郑州已成为中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亚欧大陆桥上的中心立交桥和中原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郑东新区规划范围西起107国道,东至拟建的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快速路,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包括中央商务区、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大学园区、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人口150万,融“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环形城市”等众多先进理念于一体。
郑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郑州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1.5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和省会城市位次继续前移,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