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众版首页 >> 出游攻略 >> 焦作 >> 美食
焦作美食

    海蟾宫松花蛋
    修武县五里源乡有一个“马坊泉”,泉水自石下渗出,汇为巨池南流,传说为五代刘海蟾洗丹处。泉水中产一种石壳虫,长半寸许,中幼虫负壳出半身游行水中,触之即伏。鸭食石壳虫后,所产鸭蛋个大、质好、味鲜,还常产双黄,经过加工制作成松花蛋,奇香味异。
    元末以后,历代皇帝都把他作为御宴席上的佳肴。现在,松花蛋遍销国内、香港,供不应求。

    靳贤书烧饼
    靳贤书烧饼是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的。焦作市区最有名的烧饼,其烧饼具有制作精细、配料严格、合理、黄焦酥脆不变形、不发硬的特点。烧饼有10多个品种,大致可分四类:大油酥;糖油酥、南豆油酥、山楂酥、水晶酥同属一类;肉油酥;三角酥。靳贤书烧饼有几十年的历史,风味独特、享有盛誉,1980年在郑州举行风味小吃展销时,被评为名味小吃,受到日本、德国、美国外宾的好评。

    博爱柿子
    “柿子”是焦作博爱县比较重要的土特产之一,有八月黄、大门墩、烧饼柿等十几个品种,主要生产在北部山区寨豁乡的小底村、白坡、汉高城等村庄。特别是八月黄具有果大、色鲜、肉厚、味甘、无核、糖份高等优点,是柿中的上品。用柿子加工制成的柿饼、柿霜,历代为宫廷贡品,现在为国外畅销的果品之一。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名甘缪膏汤,汉称膏汤积壳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土贡食品。
    武陟油茶成名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 时刘邦杨尚于武德县,住在姓吕的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食之,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邦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唐朝诗人李商隐游安昌时,是武陟油茶后作诗云:“芳香滋补味津津,以瓯冲出安昌春。”
    武陟油茶真正出名是在清代雍正年间。那时,黄河多次在武陟境内决口,冲毁了大片田园,民不聊生,清世宗御驾亲临武陟河的巡察。当是武陟知县吴世录为攀龙附凤,令一个姓朱的油茶大师为其调制油茶。世宗膳后大悦,称颂道:“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比美。”敕令在武陟开设油茶馆 ,以飨往来百官,武陟油茶由此名声大振。
民国时期,由于灾荒连年,武陟人离乡背井,流落到陕西、甘肃、湖北、江苏等地,义卖油茶为生。从此,武陟油茶,遍布全国。
    1978年武陟县组织了“快餐油茶粉”试制小组,吸收世传油茶大师朱老米等人的传统工艺,由邀省商业厅科研所专家作技术指导,历经数百次反复试验,于1980年3月研制成功,随即建立了武陟县油茶厂。
    武陟油茶在配方上选用:精粉、珍珠淀粉、华胜、芝麻等24中高级香料进行科学配方而成,经省卫生防疫站化验,每500克含各种维生素总和为424.63115克。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并具有味道浓郁、浓而不腻、芳香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因而驰名中外,远销港、台、日本和东南亚。

旅游商户
  • 点击排行
  •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