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中部地区旅游规划“扬帆启航”
http://www.hnta.cn  2007-7-18 14:37:50  来源:河南省旅游信息中心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7月18日,《中国中部地区旅游规划》编制课题组抵达河南,进入了中部六省旅游规划考察调研和资料收集阶段工作的第一站,中部地区旅游规划进入了新的实质性阶段。

    编制规划 助推中部旅游快速发展

    在7月18日上午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旅游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葛全胜向记者介绍了中部旅游规划编制的意义。他认为,中部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单元,大部分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的神秘地带上,是中国第二级向第三级地理过渡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诸多世界意义上的山岳、水系、平原景观,自然变迁和环境演化信息非常丰富。从历史文化沿革上看,中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脉相承,兼具“南”、“北”特色,形成了多元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活习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缩影。此外,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生物流、大气流等中转交换的枢纽,并拥有诸多世界意义上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葛全胜介绍,二十年来,中部旅游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产业动力,中部已经形成少林寺、三峡、黄山、张家界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为进一步推动中部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启动实施了《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这是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的迫切要求,是统筹中部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进一步提高中部对外开放水平的实际需要,是实现旅游强国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规划的制定,对中部旅游发展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

    葛全胜透露,《中部地区旅游规划》是近期国家旅游局制定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一,也是国家旅游局有史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区域旅游规划。   

    站在产业高度 谋划中部旅游

    葛全胜在座谈会上直言不讳的指出,过去许多“旅游产业规划”出现了趋于“产品规划”的误区。所以,在中部旅游规划上,将重点放在“产业规划”上,站在产业的高度,为中部旅游谋划发展的蓝图。

    他介绍说,该规划属于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跨越了“十一五”到“十三五”这个中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关键发展时期。

    在规划指导思想上,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部崛起”和“旅游强国”国家战略的需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中部区位和旅游资源优势,以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山、大水、大农村、大都市”等旅游精品。以区域和次区域旅游整合为切入点,以旅游核心城市和精品项目建设为支撑,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以强企兴旅为中心,以发展环境优化创新为动力,建设世界著名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先导产业和中国旅游强国建设的重要增长极。

    在规划的编制原则上,把握创新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并注重衔接和统筹兼顾。

    规划总体上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部地区旅游投资规划》和《七个核心节点旅游城市的项目规划》。

    旅游区域布局突出世界性、现代性

    在谈到旅游区域布局的规划设想时,葛全胜说,课题组根据极核突出、圈层扩散、带状发展的原则,依照打造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山、大水、大都市、大农村等”旅游精品的发展目标,拟设计4-6条“大山、大水”旅游带、6-10个旅游“大都市”、8大跨区域旅游圈、12-20个国际“旅游精品”。

    其中4-6条“大山、大水”旅游带以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为基础,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形成跨区域“大山、大水”旅游带;设想主要包括: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太行山旅游带、大别山旅游带,新安江旅游带等。

    6-10个旅游“大都市”通过区域核心城市的互补合作和极化功能,整合区内各种旅游要素;通过核心城市的辐射、扩散功能,带动区域内各旅游区(点)的发展,从而实现省区之间的共赢。目前课题组已经确定了七个主要旅游城市节点,除中部六省省会以外,增加了洛阳市,使河南成为了中部六省规划的唯一“双节点”城市。

    “8大跨区域旅游圈”通过层次大小不同的旅游圈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带动整个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设计为武汉大旅游圈、黄山大旅游圈、大湘西旅游圈、大三峡旅游圈,安徽巢湖大旅游圈、新中原旅游圈、晋中大旅游圈、庐山旅游圈。

    “12-20”个国际旅游精品以中部主要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为基础,着眼于提升传统产品功能和培植旅游发展后劲,建设好12-20个国际旅游精品景区,主要包括:三峡两坝国际旅游区、武当山文化旅游区、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张家界生态旅游区、湘西凤凰城旅游区、黄山生态旅游区、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嵩山少林寺佛教文化旅游区、河南云台山生态旅游区、庐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大井冈山红色旅游区、瓷都仙山旅游区等。

    葛全胜最后表达了对于编制规划的信心,他说:“在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中部六省的积极配合下,在项目组全体专家的努力工作下,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我们有信心将规划做成规划精品,来切实推动‘建设中部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的实现。”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中部地区旅游规划“扬帆启航”...2007-7-18
我省首批高星级旅游餐馆挂牌...2007-7-16
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在信阳调研旅游工作...2007-7-11
河南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出台...2007-7-5
关于开展2007年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工作的通知...2007-7-5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徐光春书记考察伏牛山生态旅游
徐光春书记考察伏牛山生态旅游
河南旅游触摸查询机“双喜临门”
河南旅游触摸查询机“双喜临门”
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座谈会召开
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座谈会召开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