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张亢:难酬蹈海亦英雄
张亢:难酬蹈海亦英雄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6/14 9:09:0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三  张亢堪称北宋中叶的一代良将,其见识和胆魄为一般文臣出身的将帅所不及,其战场表现超过许多武官同辈,其事迹可谓足以传世。但张亢却屡遭弹劾、压制,甚至一度身陷囹圄,晚年颇受非议,仕途坎坷,至死未能显达。

        张亢遭受的第一次重要打击是与公使钱有关。公使钱是朝廷发给地方官的一笔经费,用以应酬宴请、馈赠及交通等支出,使用范围有一定的模糊性,由官员们支配。庆历二年十一月,张亢就任泾原经略安抚招讨使兼渭州知州时,正是宋军惨败后不久,人心惶惶。张亢为了弥补公使钱的不足,只得派手下牙吏从事贩运盈利活动,增加经费收入,以犒赏部下、激励斗志。如《宋史》本传所说,张亢轻财好施,凡宴请犒赏,常过于他人,“以此人乐为之用”。这原本属于边将传统做法,以往宋太祖还特别给予边将这方面的特权。不过,由于张亢与上司郑戬意见不合,因此遭到郑戬的报复,告他滥用公使钱。监察御史梁坚乘机弹劾张亢营私谋利,进一步夸大成贪污罪。因此,张亢与另一位情况类似的官员滕宗谅一度被收于邡州(今陕西彬县)监狱。

        在范仲淹的一再辩护下,张亢虽免牢狱之祸,却仍不免贬官的处分,职务先降为并代州副都部署,数月后贬为更低级的钤辖,官衔则由引进使降为四方馆使,这大约在庆历四年初。

        张亢遭到的第二次打击与犒赏军人有关。庆历七年九月,重回重镇渭州任职的张亢在犒赏部下时,对苛刻的计算办法加以调整,有意优待军人,陕西转运使(主管民政财经的长官)便控告他擅自改变规定。正是冤家路窄,张亢以前曾指责过无能的夏竦,此时任最高军政官——枢密使,当然不愿放过他,便公报私仇、兴师问罪。不幸的是,昔日与张亢结怨的明镐,此时任中央最高财政长官——三司使,控告材料肯定也到了明镐的手里。于是,张亢被连贬数级,更从渭州重镇调到内地小郡的磁州(今河北磁县)。时隔一月,御史宋禧大概受到当权者指使,弹劾张亢公使钱旧案,使他又遭到贬责,官衔降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出知寿州(今安徽风台)。经过这样的贬黜,张亢实际上被赶出军门,失去了带兵之权,远离为之奋斗的前线,成为普通地方官。

        宋仁宗嘉祐五年三月,已到暮年的张亢被升迁到河阳(位于今河南孟县以南)部署的军职位置,这比钤辖要高一些,但不及他以往担任过的官职重要。早已心灰意冷的张亢以身体多病请辞。朝廷监察机关的首脑、御史中丞韩绛认为他在怀州等地有过不法行为,反对加以任用。张亢遂请求恢复文臣身份,上面批复改为秘书监,倒是满足了他的请求,却是个虚职。一个多月后,也许又有同情者替他说话,朝廷重新恢复张亢客省使、眉州防御使原官,委派其出任徐州(今江苏徐州)部署。第二年大约九月间,63岁的张亢死于徐州部署衙门。

        从张亢坎坷的经历来看,屡次被贬的理由大多牵强附会,关键的两次贬黜属报复所致,这便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自然也引起一些人的同情。张亢死后,新任御史中丞王畴向皇帝反映张亢昔日功绩,请求加以褒奖,宋廷才追赠其观察使的武职加衔。按照宋制规定,观察使在防御使之上,这便算是抚慰了。张亢有五子,但皆不显于当世。 
(作者:里程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鼓子曲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