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豫西调靠山簧》渊源嵩县四百年史略
《豫西调靠山簧》渊源嵩县四百年史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19 14:43:3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4、第四代处在“豫西调靠山簧”的鼎盛时期。长门嫡系传承人是一代名师、人称“神蔡阳”的段遂兴(1884—1960)和其弟“活关公”段保兴(1894—1943)。著名艺人有:名旦段喜娥,“人人迷”韩佳旦、“老戏筋”程继舟、“皮胡大师”关老虎、“活张飞”田玉川、“老奸生”何太刚等。还有周边县的“狗尾巴”、“宝宝”、“地牤牛”、登封李留柱等。第四代的名人名家们将靠山簧普及豫西,响彻中原,把豫西老靠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段遂兴初年拜师贾书林。先饰关平、后演蔡阳,虽唱腔不佳,但身段出众,素有“神蔡阳”之称。他博闻强记,通戏文,明戏理,懂戏义,文武场无所不通。能通本传授一百多部“靠调”剧目。他中年之后,曾在宋岭、大坪、南庄、青山屯、安陵、万安、吴村、大章、孙店等地带班授艺。培养出300多名靠调戏艺人才。他为“靠山簧”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是“靠调”发展史上最为杰出的一代名师。其弟子门徒都尊称他为“段二伯”、“段老师”。1960年病故,终年76岁。

  段保兴,人称“活关公”。他初年得二哥遂兴指教,后拜师贾书林,专工红生。他曾多次随师赴洛阳关林关帝庙,看关公壁画、塑像,揣摸身段,学习造型,并经常对镜面壁,长期苦练,终得绝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名冠豫西后,曾率西关同庆班走汝州,跨禹州、闯豫东,连胜七个台口,名扬豫东,人称“中原第一红生”。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率同庆班赴宝丰演戏,三天八场主演关家戏,积劳成疾,因擅服人参,病变而死,年仅49岁。据传:保兴健在时,外地戏班来嵩,都不敢演关家戏;保兴死后,外地戏班到嵩县,头场戏不演红生戏,先拜“活关公”段保兴之后,才敢上演。

  韩佳旦也是第四代成绩卓著的老艺人。他从师贾书林,博采众长,生旦净丑俱工。因体态俏美,主工旦行,文俏武精,号称“人人迷”。其收徒传艺,成果显著。民国三十年(1941年),应闫庄火神班程继舟之聘,精心传艺四年,培养出曹天社、张运等数十名高徒。应德亭同乐班邀请,教戏数年,培养了王让等一班名徒。

  

 

  5、第五代处于靠山簧大普及的辉煌年代。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四十余年间,靠山簧戏班遍及嵩县城乡、豫西老靠调在豫西戏曲舞台上占据首要地位。嵩县众多的靠调第五代艺人中,贡献最大的当数“豫西调代表人物、靠山簧第五代名家、嵩县豫剧团创始人”曹天社。他1927年生,现年83岁,从艺70余年。13岁从师老艺人程继舟,入闫庄火神班学戏,后拜名艺人韩佳旦为师。其身材魁梧,嗓音宏亮,字正腔圆,独具神韵。初年曾以扮演崇祯、宋贵、徐达、岑彭、吴汉等艺术形象,闻名县内外。1951年受命组建嵩县豫剧团,任指导员兼导演。其主演、导演的剧目,曾多次荣获洛阳地区导演奖和演员一等奖。他在《三哭殿》中饰唐王,在洛、郑等大剧院上演,连演数十场,场场暴满,座无虚席。在《闯幽州》中饰杨继业,《开棺审子》中饰李天民,由河南省黄河音像出版社灌带发行,省内外许多戏迷争相购买。1980年河南电视台录制嵩县豫剧团代表剧《胡四娘》、曹天社饰丞相,《郑州晚报》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曹天社是洛阳地区第一届文代会代表,河南省第二届文代会代表。其退休后,仍心系戏曲事业,同其门徒笔者等,创办《嵩县文化艺术联谊会》,并担任首席艺术顾问,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曹天社老师2008年被河南省戏曲家协会、河南电视台授予“叱咤中原—河南戏曲特别荣誉奖”。

(作者: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