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在中国所处地位十分特殊,盆地位于三秦、河洛、荆楚三大文化圈交汇带,是我国南北交通之关枢部位,北与洛阳、西北与西安成等边三角形,西北与西安、东北与开封呈等腰三角形布局。“北部几大经济发达地域商品欲达荆楚及中国东南,必经南阳。”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杜启明道。
南阳水网如织,有唐河、白河、湍河、丹江四大河流,四河往南经汉水入长江。南阳从流域分,属长江水系。在倚重水路交通的古代,这意味着南阳经济文化联系上偏重南方。
古代水运成本低廉,运转速度快,南阳成为中国水陆大码头。南阳水运发达,水运有风险,南阳的水神信仰,因此深入民心。杨泗爷与天妃(妈祖),是南阳两大水神。杨泗爷起源于内河地区,妈祖源自东南沿海。杨泗名不见经传,民间香火不断。妈祖声名显赫,列入国家正祀。两位水神,一男一女,一民间一官方,在宛相映成趣。
杨泗爷,供奉地南阳淅川荆紫关镇平浪宫。平浪宫为“国保”,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杨泗爷神庙。它建于清代,建筑精美气派,地方祭俗别致丰富,民间传说众多。
荆紫关镇,是大名鼎鼎的历史文化名镇,为豫鄂陕三省交界重要水旱码头,明清时期水运极发达,丹江上停泊数百艘货船。从此地向东南下行淅川县城,或向西北上行到陕西商南,丹江水路均滩多水险,水运繁盛与艰难,是平浪宫出现的重要依据,平浪宫因此成为进出三省船工、船商的精神寄托地。
妈祖信仰源于宋,影响福建、台湾及沿江沿海地区。福建人视她为乡邦之神,随着闽商足迹,她被带到各河港及内陆码头。
位于南阳市白河边的天妃庙,是内陆极罕见的妈祖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白河水运鼎盛,妈祖庙成为护佑白河船夫平安的重要庙宇。它的建筑规模最初宏阔,现相当残破,为“省保”。
南阳男女两水神,一来自中南,一来自东南,在南阳落地生根,成为地方信仰中重要一笔。“南阳人对待神灵开放与化用心态,是南阳文化独到与出彩之处。它处在东南与西北连接的中间地带,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善选择并精心培育,给我们留下宝贵遗产。”民俗学家、北师大教授萧放评价道。
河南平浪宫为一关之翘楚
讲荆紫关平浪宫,必先从丹江讲起。
丹江源于秦岭,注入汉江,全长384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水流湍急,是江汉平原通往古都西安唯一的水上通道。自古水运极盛。它流经淅川荆紫关镇,此镇因三省交界、水陆交通形成水旱大码头,明清时有“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和二十四家商行”。小镇之繁盛,可说是丹江流来的。
2010年11月9日,记者踏入镇上明清长街。古街长5华里,地面铺砌青石板,两侧700余间店铺,古色古香,前铺后院,临街店铺均是厚重木质黑漆铺板门,昼抽夜闭,便于经商。
平浪宫位于古街南街,但我一进北街口就看到了它:起伏的檐瓦如同波浪,涌动在清晨灿烂的冬阳里。用料奢华与装饰讲究,突破了我的想象。它,怎么会出现在一座小镇上呢?
宽不过六七步的古街边,平浪宫没有铺垫与过渡,突兀拔起高大前宫与左右钟鼓楼,如同乐曲起首即是华彩乐章。事实上,在平浪宫前中后三宫中,前宫最轩昂华美,用木雕石雕砖雕,不厌其烦地铺陈着繁华。
- 杜甫缘何自称少陵野老 2010-11-29 9:30:00
- 蔡伦:宫廷中的发明家 2010-11-25 8:50:42
- 淳美的文治之都 2010-11-15 8:51:35
- 张骞风劲吹南阳 2010-10-29 8:59:11
- 张骞后裔在博望 2010-10-22 9:00:3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