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蔡伦:宫廷中的发明家
http://www.hnta.cn 2010-11-25 来源:大河报 点击:

 

         蔡伦是最被低估的科学家,在他生前如此,身后亦如此。

  蔡伦生前,官高位显,受封龙亭侯,“邑三百户”,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宦官,与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无关。他一生的荣辱沉浮,乃至最终饮鸩自尽,都跟他伟大的发明完全无关。

  伟大的发明,没有给蔡伦增加一点荣耀。这足以说明,东汉时期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的问题。

  牛顿死的时候,给他抬棺的有三位公爵、两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海关官员亚当·斯密参加宴会,所有的贵族、富商都为他起立,斯密说:“先生们,请坐。”首相来到他身边:“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的。哪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道理?”这是英国人对智慧和创造力表达的尊敬,远远超过纸的发明者在东汉受到的尊敬。

  拿1800多年前的东汉与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相比,或许不公允;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大概也超出了东汉人的想象。但即便时至今日,我们对蔡伦表达的尊敬仍是不够的。蔡伦十多岁来京师,在这里生活了46年,他一生的成就,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我们游走洛阳——现在的和过去的洛阳,都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凭吊蔡伦的地方。或许洛阳历代名人太多,家底太厚,顾不上蔡伦?

  人们热衷谈论历史上那些英雄、权贵,比如曹操,但若以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论,蔡伦远远超越曹操。这个人曾助中华民族卸去简牍的重负,用纸张书写出多姿多彩的文明华章。对文明做出如此贡献的人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足够的尊重。

  “尚方”之中展奇才

  孟津县宋庄镇三十里铺村外,刚掰下来的玉米堆了一地,三位农民正坐着剥玉米皮。他们身后,一块石牌上写着“汉安帝陵”字样,再往后望,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安闲悠然。

  “定了没?”60多岁的村民老王问道。他显然把我们当成什么别的人了。等表明身份后,老王说最近有人来这勘察,要看看这大墓是不是刘秀坟。我们很奇怪:“刘秀坟不是在北边白鹤镇铁谢村吗?”“那个?那个是假的。弄得跟曹操墓一样,分不清真假了。”看着老王认真的样子,我们只有哈哈一笑:“这要是刘秀坟,你也可以支锅卖羊肉汤了。”

  虽然都是皇帝,人脉可差别大了。刘秀坟去的人多,铁谢村的羊肉汤远近闻名,生意很火;而安帝陵则十分冷落,罕有人来,看来村民都耐不住寂寞了。这位汉安帝并没有多少值得书写的地方,我们来此,是因为他与蔡伦有关。蔡伦与他家三代恩怨纠缠,他亲政后,令蔡伦“自致廷尉”,就是找廷尉自首,“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后汉书》里的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蔡伦强烈的自尊、自爱。

  蔡伦是位宦官,他的一生,他的成就,都跟这个身份浑然一体,无法分开。蔡伦是桂阳(今湖南耒阳)人,明帝末年被选入皇宫,四五年后,他成为小黄门,又过了七八年,他陡然升为中常侍,这是两千石的高级宦官,相当于朝廷九卿,而此时蔡伦不过二十七八岁。他的这次升迁,与一次宫廷阴谋有关。

  章帝的窦皇后没有儿子,宋贵人的儿子刘庆被立为皇太子。窦皇后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悍妒也异常,她设法诬陷宋贵人,让章帝废掉刘庆,改立她的养子刘肇(章帝与梁贵人之子)为太子。不久,失意的宋贵人饮药自杀。

  在这次宫廷巨变中,受窦皇后指使,蔡伦参与了诬陷宋贵人的事件。章帝病故后,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当时年仅十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蔡伦受到重用,成为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这个让蔡伦发达的事件,30多年后成为他的死因:废太子刘庆的儿子当了皇帝,就是汉安帝,安息在孟津三十里铺那位,他亲政后,清算旧账,蔡伦因此被迫自尽。不过这是后话,有这30多年时间,蔡伦成就了不少正事。

  《后汉书》记载,蔡伦身居要职后,颇具东汉士风,他有才学,温厚谨慎,工作尽心,敢于直言进谏,“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他似乎不是一个喜欢官场迎来送往的人,“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有人把“暴体田野”理解为在原野中裸体,这显然有问题,那还不是魏晋时代,蔡伦也不变态。“暴体田野”应该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到农村去,参与生产劳动。

  过了几年,蔡伦兼任尚方令,掌管尚方,这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因史书记载阙如,如今已无从考证这个任命是怎么发生的,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确的任命之一。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那个时代制造业最高水准,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的个性、爱好以及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得到井喷式的展现。 

作者:姚伟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