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这是奥运史上的盛事,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积极、向上、热情、好客而又自信的国家形象的机会。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国最古老的都城安阳,旅游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安阳旅游业如何搭上这一班车,进而推动全市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近日,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笑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奥运会是全球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反映在短期内可能带来入境游客和外汇收入的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综合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谈到奥运对旅游的影响,张笑东如是说。
“从国际奥运发展的历史来看,奥运会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不仅仅是对举办城市,而且会扩展到更多的城市。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安阳,相信有足够魅力吸引众多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记者以及观光者,这将为安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张笑东对奥运旅游热潮充满信心。
安阳市地处晋、冀、豫三省结合部,素有河南省北大门之称,其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明显,拥有丰富的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这些条件使安阳理所当然地成为奥运举办城市辐射效应的受益者之一。乘奥运东风促进旅游业发展,安阳享有绝对的“地利”之便。
安阳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诞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也在这里出土问世。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9处。国家A级景区9处,其中4A级景区5处。因此,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成为搭乘奥运东风的内在因素。
“安阳的旅游资源远不止这些。”谈到旅游资源,张笑东胸有成竹。他说:“安阳的旅游资源可以凝练地概括为‘三根’共存、‘三游’并举。‘三根’即:甲骨文为中华文字之根、《周易》是中国文化之根、颛顼、帝喾乃华夏文明之根。‘三游’是:以殷墟为主线的历史文化游、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红色’游和以太行大峡谷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游。在同一个城市集中了历史文化、秀美山水、红色精神的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优秀旅游元素,形成了完整的、立体式的旅游资源格局。另外,历史上著名的妇好请缨、苏秦拜相、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岳飞精忠报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安阳。郭沫若先生曾在这里触景生情,写出美丽的佳句‘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借奥运之势,促进安阳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安阳今年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张笑东说,下半年,安阳将深入开展“奥运聚北京、旅游到安阳”活动,通过奥运与旅游的结合,广泛宣传奥运知识,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在全市营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向中外游客展示三千年古都魅力,彰显现代化人文风采,推进安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此次推出的‘奥运聚北京、旅游到安阳’系列旅游活动于6月至10月在安阳举办,主要内容包括:举办中外百强旅行商安阳行活动;推出‘感悟水长城天下奇迹,体验红旗渠时代精神’主题活动;配合奥运圣火安阳传递,开展主题庆典活动;借助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开展中国文化之都安阳观光游;开展太行大峡谷奇观游;邀请中外媒体到安阳采风;举办‘香格里拉杯’旅游形象大使大赛等。”张笑东介绍说,除了这些活动之外,安阳还将针对“后奥运时代”旅游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乘势而上,将声势转化为优势,在创新管理机制,整合旅游资源,拉动客源市场,唱响旅游品牌上寻求新的突破。通过借助北京奥运会,重塑安阳市旅游形象、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面对奥运旅游,张笑东表示:“安阳正以北京奥运为契机,推出奥运旅游产品,编排奥运旅游线路,让世人感悟安阳的神奇与美丽,领略甲骨文的风采,体会红旗渠精神的魅力,品味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共享绝版山水风光。”
享天时地利之便,秉山水文化之美。奥运期间,安阳正成为中外游客旅游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