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用创意提升福建乡村旅游
http://www.hnta.cn 2013-5-1 16:06:40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很多福建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反映,福建乡村旅游的产品更新换代比较缓慢,本地文化挖掘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海玉建议,首先,乡村旅游经营者应该收集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熟悉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在接待游客时,可以做导览介绍,使游客能够对当地民俗风情有所认识,亦可增加重游意愿。同时在各自经营上,要有自己的主题品牌文化,才能凸显自己的独特和差异性,形成新颖的体验性产品,如此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才会持续不断吸引游客的到来。

    台湾乡村旅游协会会长郑健雄教授也分享他的文化元素营销——先是通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来吸引人潮,人潮涌入时,设法塑造“文化体验强度”及提供餐旅服务,想办法让游客花更多的钱,此即留人留钱,唯有让游客惊讶、非常满意,才能产生口碑与重游,此即赢得口碑。

    强力扶持有保障

    “台湾旅游业者每开发或者提升一个项目,当地各相关部门都是免费主动对接、服务,长期跟踪,促其发展。”泉州市永春北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雪梅对台湾乡村旅游的创新升级受重视程度印象深刻。

    近年来,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自助游等形式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市场的主角,大规模个性定制化和客制化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对于福建省各级政府来说,可采用‘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的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黄海玉表示。

    黄海玉说,所谓的“小前端”,指的是建越来越多小而美的乡村,满足周边城市内旅游者的多样性和求新求异的需求;“大平台”,指的是由政府搭建乡村旅游发展平台,为乡村旅游的开发者、村民,农业局、文化创意产业者,投资者和旅游消费者服务和联系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辅导:为需求者提供资源,为资源提供者联系出路和机会;“富生态”即要政府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引导,要具备长远眼光,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和急功近利。总之,政府部门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可以降低乡村旅游开发的综合成本,具有规模效应。
作者:汪平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