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羽觞随波
羽觞随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8 16:48:3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先解释一下“羽觞”。
    羽觞,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羽觞盛满美酒,放在缓缓流动的河上,让其随波逐流,在谁跟前停下谁喝酒……
    你是不是想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不错,乍一看“羽觞随波”,我也想到了“会稽山阴”和“流觞曲水”,但认真学习后,发现它和《兰亭集序》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个故事发生在咱洛阳的洛河上。
    《晋书·束皙传》记载:“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邨人以为怪,乃招携之水滨洗祓(fú),遂因水以泛觞,其义起此。’帝曰:‘必知所谈,便非好事。’皙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流波……’”
    明代杨慎在戏曲《兰亭会》里描述得更清楚:“昔周公营邑,三月上巳日会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羽觞随波。’”
    哦,原来让人“咨嗟想慕”的“流觞曲水”的根儿在洛阳。在洛阳“羽觞随波”,原来古板、严肃的周公也有可爱的一面,原来洛阳“文采风流甲天下”真不是吹的……
    真希望“羽觞随波”能在今天的洛阳得到挖掘、重现,成为洛阳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又一个亮点,成为彰显洛阳形象的又一张名片。

(作者:陈旭照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高欢不欢为哪般
下一篇: 吕蒙正以德立家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