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碧水东流去 不老石墓潭
碧水东流去 不老石墓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8 16:03:4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村民千方百计保护石墓潭
    张国防是后古城村的老教师,曾多次保护石墓潭而被村民们尊称为“文物保护员”。
    “石墓潭因潭深鱼多,多次曾险些被毁掉。”张国防告诉记者,1967年的一个夏天,后古城村突然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乘坐着大卡车,带着炸药罐,准备找水深鱼多的地方炸鱼,当时已经“靠边站”的村干部周明远上前制止,告诫这群年轻人:炸鱼对石墓潭旁边的大石坝危害很大,如果把炸药投进深潭,很可能酿成人身事故。这群年轻人还是不听,后来广大村民纷纷上前阻止,这些年轻人才悻悻而去。
    前些年的冬天,不断有人趁夜深人静时在石墓潭旁边偷偷炸鱼,张国防就带领村民进行巡逻,一旦发现有炸鱼行为,就和村民们一起上前制止。2007年,沙河里挖沙行为严重,沙河北岸的一群挖沙者盯上了石墓潭北河里的沙,五六个沙场一起开挖,根本不管挖沙对石墓潭和石坝的危害。他们白天在大石坝的对岸挖沙,夜里就把抽沙船开到石墓潭附近继续抽沙。在张国防等人的建议下,后古城村村干部组织党员群众昼夜轮流值班,制止抽沙船滥采乱挖行为,确保了石墓潭和石头岭的安全。
城里人垂钓的好地方
    石墓潭上方的河堤上,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中间夹杂着几棵酸枣树。记者沿着石阶缓缓而下。草木掩映之中,仍能看见一排排褐色的大石头。“这些大石头,传说是当年楚平王从叶县讲武台运过来的。”后古城村现任村支部书记常田增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块块巨石紧紧相挨,层层石阶相错,向南形成斜坡,石块之间只用泥沙结合。小的有几百斤,大的有几吨重。河堤上,几块法治文化宣传栏一字排开,与灰褐色的石砖堆砌成的城墙交相辉映,中间夹杂着各种花木,景色宜人。“这里记载的就是关于石墓潭的传说。”常田增指着一块法治宣传栏里的文字告诉记者。
石墓潭经过数千年的风雨,又在新世纪焕发新姿。去年,后古城村成为市司法局的定点帮扶村。该局先后帮助后古城村整修村内道路,新建起文化大广场,并在河堤上栽下了绿化树,树立起法治文化宣传长廊。“这段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以后,漯河市里的、平顶山市的垂钓爱好者都开着车来这里钓鱼。”该村村委委员张进平告诉记者,以前石墓潭在中原地区很有名气,紧邻北舞渡大渡口,很多商人的车马队在北舞渡过渡口后,再向西走到石墓潭歇息。
    记者看到,在河里的层层石头上,几名垂钓爱好者正在阵阵凉风中垂钓。“我今天上午就过来了,周末晚上就待在这里,不回去了。”一名来自平顶山市的垂钓爱好者告诉记者,他经常周末在这里钓鱼,并且很有收获。这次他们总共来了五个人,晚上也在石墓潭旁边钓鱼。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走近汉魏受禅台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