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范仲淹:烧信保尊严
范仲淹:烧信保尊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8 16:19:4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洛阳伊河边的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古柏参差中有个“范园”——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族墓葬。被王安石誉为“一世之师”的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可见其心志高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了千百万有志于报效国家的人士的座右铭。
    《智囊》中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公元1038年,36岁的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元昊在兴庆(宁夏银川)建立西夏国。建国以后,西夏公然不听宋朝“招呼”,双方历经四大战役,最终演化成了北宋、契丹、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大战役中的“好水川战役”。
    公元1041年隆冬,元昊以10万精骑兵在宁夏的好水川成功伏击宋军,斩杀宋军10多个高级将领、1万余士兵,几乎将北宋边防野战军精锐彻底击毁。
    当时范仲淹任前线副总指挥。好水川战役之前,他写了一封不卑不亢的信给元昊,劝元昊能深明大义,双方相安无事。此战役之后,元昊回了一封信,信中吹大话要挺进中原。这封信成了烫手山芋。上报朝廷吧,仁宗看了会作何感想?不上报吧,有失职之嫌。范仲淹该怎么处理这封信呢?
    他把这封信当众烧了!
    消息快马传到开封。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很生气”,向同为宰相的宋庠(xiáng,民权人,连中三元出身)说:“作为臣子,怎能擅自烧信呢?!”宋庠也站起身来,神色严肃地说:“范仲淹可斩!”两位重臣一个怪罪、一个定罪,范仲淹性命堪忧!
    范仲淹烧信以后,不是没有留后手——随即写了奏疏给仁宗。奏疏中说:“此战(好水川战役)之前,我听说元昊在重新审视西夏与我朝的关系,就趁机写了一封信,对他进行劝告。好水川战役以后,元昊变得强势起来,所以复书傲慢无礼。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朝廷见信后不加以讨伐(已无力讨伐),那么我朝将受到西夏的侮辱。我将信当众烧掉,朝廷看不到这封信,可保圣朝尊严;即使受辱,也是微臣一人而已。”
    由于范仲淹在朝臣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大家都替他讲情。仁宗明白了范仲淹的初心,不再怪罪范仲淹,反把主张杀范的宋庠贬到了扬州。

(作者:沙宇飞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正直敢言元行冲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