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其中,婚礼的举办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民族、区域风俗不同,仪式也各不相同。民俗婚礼是按照民族的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各个规范流程进行的婚礼。这种婚礼程序复杂、讲究颇多,但却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精髓。在开封,说到传统民俗婚礼,80岁的刘传英为许多人熟知。作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婚礼”的代表性传承人,刘传英主持过城乡大小婚庆活动3000多场次,曾于2006年荣获开封市首届司仪大赛“金牌司仪”称号,2009年荣获河南省婚庆行业唯一的“河南省民间文化家”称号。作为开封婚庆礼仪协会副会长,他熟知传统婚礼的各种习俗,其门下徒弟106人,可谓开封民俗婚礼的“活字典”。
青年结缘 婚庆伴随一生
刘传英年轻时在半坡店乡吴楼村当大队会计,因为爱说话在村里出了名,被他后来的师傅看中。师傅找到刘传英,希望带他学做司仪,刘传英是个爱热闹的人,便欣然同意。1966年,刘传英跟随师傅学做司仪。一年后,他开始单独主持婚礼。
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从接触司仪这行起,刘传英就喜欢上了这一行。后来,他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司仪工作中,游走于各地城乡,为新人主持婚礼。每到一地,他坚持多听、多想、多记,力求掌握各地区婚礼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将自己的经验整理到婚庆的礼仪和台词中。人们都说,刘传英主持的婚礼既符合民俗、民风、礼仪,又文明、新颖、典雅。
刘传英执著于司仪这一行,主持过多个年代、多个地区的各式婚礼。同时,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搜集、整理、研究中华民族婚礼文化,掌握了民风、民俗及礼仪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民俗婚礼的丰富经验,探究出了婚礼文化的理论及依据。因此,婚庆界人士评价他是婚庆界的“活字典”“电脑”。有一次,一位司仪对新郎认干爹开锁的仪式、礼仪及台词不会也不懂,就当场打电话给刘传英。刘传英在电话中详细讲解了这一礼仪,解了这位司仪的燃眉之急。
由于各地、各个时代、各民族的婚礼习俗、民俗及礼仪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所以司仪必须适应环境需要,使用符合特别地区或特别人群婚礼的语言和礼仪。刘传英根据需要,将一些传统婚礼上不正确、不文明、不健康、不上档次的东西删除,然后经过加工总结出既符合民俗、民风及礼仪,又让司仪说起来朗朗上口的婚庆主持词。
为弘扬中华民族婚礼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婚礼模式,刘传英一直执著于婚俗文化的研究、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力、时间和财力,一心扑在婚俗事业上,与婚礼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写书三本 弘扬传统婚礼
传统民俗婚礼大致分为6个程序:纳彩(提亲)、问名(合婚)、纳吉(定亲)、纳征(送聘礼)、请期(择日)、亲迎(成亲)。在古代,新人结婚时,这6个程序不可或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婚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刘传英说,在从事婚庆行业的40多年里,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授徒传承,二是编写教材。由于年事已高、文化水平有限,他写书时时常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况。有一次,和谐的“谐”字难住了他。他翻书、找报纸,越急越找不到。次日,他找到朋友才算解决了问题。有一年冬天,室外滴水成冰,他在睡梦中突然来了灵感,急忙披上衣服起床记录,被他吵醒的老伴又气又恼,但他仍照写不误……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他的第一本书《司仪在婚礼中的韵律》写成,主要介绍民俗婚礼的有关内容,受到业界的欢迎。第一本书出来后,他并没有停步不前,而是继续收集、整理写作素材。2010年,他的第二本书《中原婚庆司仪宝典》一经问世就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省文联领导及省出版专家点评称:“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且对中国婚庆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之后,刘传英老人的第三本书《中原婚庆司仪三十问》面试,书中介绍了许多婚礼中的典故,同样受到大家的欢迎。
授徒百人 传承民俗婚礼
为保护、传承和弘扬婚俗文化,刘传英在写书的同时,不断授徒育人,培养民俗婚礼的继承人。为适应豫东地区民俗婚礼的需求,他先后收学员106人,其中女学员40多人,遍及豫东地区。
刘传英带徒弟注重现场实战,经常带学员到婚礼现场观摩学习。通过让学员上场主持一个环节、一个片段或一部分,下场后再给学员们一一点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的方式,让学员将优点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在婚礼现场学习的好处是可以锻炼胆量,在主持婚礼时不害怕、不紧张、不怯场。有了胆量才能放松、才能运用自如。面部表情、肢体表演好了,才能赢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才能触及灵魂,记得深刻。”刘传英总结道。
俗话说,学无止境。刘传英认为,对更高目标的追求是事物前进发展及运作的动力,否则将停滞不前或者倒退灭亡。司仪的头脑对于婚礼的运作及效果而言至关重要,需要像机器一样经常充电、加油。刘传英对自己的学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并举办一些有关婚礼的活动让学员参与。在他的安排下,学员们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进行一次大聚会。在聚会上,大家汇报交流主持婚礼的成绩、优势及体会,总结个人的不足或弱势。
2013年3月,刘传英与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著名主持人庞晓戈、《武林风》著名主持人郭晨冬共同展演民俗婚礼,受到现场观众和婚庆界的好评,反响较好,一连播出好多次。他还应邀到郑州一家传媒学院讲课,受到该院领导、学生的高度评价。他用实际行动保护并传承了民俗婚礼的发展,扩大了民俗婚礼在社会上的影响、效应,提高了民俗婚礼的社会地位,在开封市区及周边县、市甚至豫东地区婚庆界,被尊称为“刘老师”。
就在12月12日,刘传英欣喜地告诉记者,他才又收了两名徒弟。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