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鹤鸣于九皋 先贤有二程(伊河故事5)
鹤鸣于九皋 先贤有二程(伊河故事5)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0:34:1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古老的伊河,是一条流淌着许多故事的河流。
    正如历史一回眸,便能看见洛阳,在这里,伊河和洛河一起撑起了河洛文化的厚重,照亮了华夏文明的源头。
    行走伊河,你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
    鹤鸣九皋
    伊河出陆浑,向北流经九皋山。
    九皋山,古时又称鸣皋山。《诗经·小雅·鹤鸣》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富有诗意的“鹤鸣”,遂成九皋山的“标签”。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从洛阳新区出发,沿洛栾快速通道南行约50公里,便看到耸立在伊河东岸的九皋山。
    九皋山北陡东缓,山势雄伟。从崎岖的山路开车上去,一个小时后,我站在了九皋山的主峰上。这里海拔近940米,草木葱茏,鸟鸣声不绝于耳,令人对“鹤鸣于九皋”更加神往。
    当然,今天想听鹤鸣只能凭想象了,不过,山顶有道观,名为鹤鸣观,听听它的传说,也许可以弥补些许遗憾。
    50多岁的杜莲荣是嵩县九店乡九皋村人,已在山上待了20多年。她说,鹤鸣观原为祖师庙,相传唐代尉迟恭捐资重修过。李白到这里游玩时,曾题写“鹤鸣宝观”四个字,被刻成石碑立在观前。
    “这通石碑很珍贵,还被盗过,幸好后来被追回了,就在村里保存着。”她说,现在道观前的“鹤鸣宝观”匾额是复制品,不过“上面的字和碑上的一样,是拓下来的”。
    鹤鸣观历史悠久,不知初建于何时,据山上石碑记载,明嘉靖及清康熙年间它被重修过。诗仙李白名气大,且有《鹤鸣九皋》等多首吟咏九皋山的诗,称“欲卧鸣皋绝世尘”。也许正因如此,当地人才认为“鹤鸣宝观”四个字是他题写的吧!
    两程故里
    九皋山下,伊河缓缓向北流,两岸绿树成荫。两程故里与九皋山隔伊河相望,就在嵩县田湖镇程村。
    程村因两程故里而闻名,村中有两程祠,村东有两程故里石坊。
    史书记载,程颢、程颐两兄弟相差一岁:“大程”程颢生于公元1032年,号明道先生;“小程”程颐生于公元1033年,号伊川先生。两个人师从北宋哲学家、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认为万物由道而生,开创了伊洛学派即洛学。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两程均未得到朝廷重用。公元1085年,在洛阳讲学10余年后,一代大儒程颢病逝在洛阳家中。次年,程颐被任命为“崇政殿说书”,当上了哲宗小皇帝的老师。因对朝政“议论褒贬,无所顾避”,他很快被贬离京师,回到洛阳管理太学分校,后来更是遭到流放。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