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鹤鸣于九皋 先贤有二程(伊河故事5)
鹤鸣于九皋 先贤有二程(伊河故事5)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0:34:1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公元1103年,年逾古稀的程颐被参著书诽谤朝政,其学生也被驱散。无奈,他只得“迁居龙门之南”,避祸于程村,直到公元1107年病逝,晚景十分凄凉。
    程颐去世不久,便被平反昭雪。公元1455年,明代宗诏封程村为两程故里,并敕令建两程祠。今天的两程祠尚存棂星门、诚敬门、道学堂三进院落,其中道学堂是祭祀两程的正殿,内有两程塑像,并悬有“理学亢宗”“伊洛渊源”等历代皇帝所赐匾额数块。
    公元1462年,明英宗又敕令在程村东官道建两程故里石坊。今天,村东石坊仍在,只不过是后来重建的。
    伊川书院
    伊川县鸣皋镇有伊川书院,是两程讲学的主要场所,距程村10公里左右。
    我出程村后,沿洛栾快速通道向北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座雄伟的“天桥”,上刻几个大字:伊河渡槽。
    附近的村民说,渡槽是陆浑灌区西干渠的一部分,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使用,“天旱时会放水,鸣皋镇也是西干渠水流经的地方”。
    地处伊河西岸的鸣皋镇,与九皋山南北相望,也因“鹤鸣于九皋”而得名。
    公元1082年,程颐得到文彦博的资助,在鸣皋镇文庙旧址创办书院,取名伊皋书院。此后,两程在这里著书传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南宋朱熹在《二程外书》中记载:“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两程弟子很多,有名的有80余人,其中吕大临、杨时、谢良佐、游酢被称为“程门四先生”。宋室南迁,杨时也“载道而南”,并建有东林书院。他长期讲学,将洛学发扬光大,至朱熹时,终于集理学之大成,形成了著名的“程朱理学”。
    金军入侵洛阳后,伊皋书院一度被毁,后经元代人重修,更名为伊川书院。
    这次,当我在鸣皋镇的一条老街上找到伊川书院时,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重修。院中有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柏,相传是程颐当年亲手所植的。
    游酢南归后,曾在《春日山行有感》一诗中感慨:“风咏舞雩正此日,雪飘伊洛是何年?”我想,在他关于“程门立雪”的记忆中,也许就有这棵古柏的存在。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