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问鼎中原”处 仍忆陆浑戎(伊河故事4)
“问鼎中原”处 仍忆陆浑戎(伊河故事4)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0:33:4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陆浑之戎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瀛洲桥附近认识了“陆浑戎”——新浪微博的知名博主。当时,他应荒岛图书馆之邀,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我好奇地问:“您为什么要用这个网名?”他笑了:“因为我是嵩县人,家就在陆浑水库附近,对陆浑戎感觉比较亲近。”
    是啊!在嵩县和伊川一带的伊河流域,人们对陆浑戎的故事都不陌生。
    《太平御览》云:“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陆浑戎是姜戎的一支,起初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今甘肃敦煌一带)活动,后迁到秦岭以北,成了秦国的心腹之患。秦国一直在寻找时机,想消灭这个强邻。
    与秦国不同,晋国一直与诸戎结好。晋献公曾娶陆浑戎之女,并生了儿子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
    这个晋惠公,做人不太地道。公元前647年,晋国遇到大灾荒,他向秦国求助,秦穆公二话不说,运来大批粮食,救晋国于危难之中。一年后,秦国受灾,晋国不但不救,还乘人之危发兵伐秦,彻底惹恼了秦穆公。缓过劲儿来后,秦穆公攻打晋国,迫使晋惠公签订盟约,其中一条就是东迁陆浑戎。
    《左传》记载,公元前638年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陆浑戎被秦国驱逐了,晋国不得不接纳。晋国将其安置在洛阳城南的伊河流域,不仅可以威胁周天子,而且能抵御楚国北进,对晋国来说可谓一举两得。
    为晋所灭
    迁到伊河流域后,陆浑戎追随晋国东征西伐,参与了春秋争霸战。当时,日益强大的楚国觊觎周室,欲搬掉陆浑戎这块“绊脚石”。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挥师北上,大破陆浑戎。之后,他又“观兵于周郊”,在洛阳城南的洛河岸边举行阅兵式,威慑周天子。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胆战心惊,忙派大臣王孙满前去劳师。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九鼎的轻重大小,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王孙满严肃地告诉他:“国家的兴亡,在德不在鼎。周王朝气数未尽,你想知道九鼎的轻重大小,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番义正词严的话,令楚庄王知难而退,留下“问鼎中原”的典故。周天子的危机暂时解除了,陆浑戎却元气大伤,命运从此改变。
    陆浑戎不是楚国的对手,为了生存,只好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来回摇摆。后来,陆浑戎一边倒地依附于楚国,这引起晋国的警惕和不满。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