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万安山下土 埋骨不埋名(伊河故事6)
万安山下土 埋骨不埋名(伊河故事6)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0:35:3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古老的伊河,是一条流淌着许多故事的河流。
    正如历史一回眸,便能看见洛阳,在这里,伊河和洛河一起撑起了河洛文化的厚重,照亮了华夏文明的源头。
    行走伊河,你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
    万安山下墓葬多
    从伊川县鸣皋镇继续向北,伊河水面开阔,两岸风光旖旎,令人乐而忘返。
    这样的好地方,古人当然也发现了。
    北宋时期,邵雍的父亲邵古隐居伊川,自号伊川丈人,死后要葬在这里。邵雍精通易理,将父亲的墓地选在伊川神阴原西南(今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下)。后来,邵雍病逝,“从先茔”而葬,墓园就名安乐佳城。
    邵雍父子葬在伊河西。在
    伊河东边的万安山南麓,则埋葬着唐宋时期的众多名人。千百年来,他们的故事在这一带流传,为古老的伊河增添了许多人文色彩。前段时间,我到万安山山顶公园游玩,这里有观伊亭、忧乐台和八相长廊等,供人凭栏远眺,发思古之幽情。
    观伊亭在万安山山顶公园最西端,顾名思义,就是观赏伊河的地方。从这里眺望西南,可见伊河如带,缓缓向北流入伊阙。忧乐台的“主人”,非北宋名相范仲淹莫属,他的家族墓地就在山下不远处。
    除了范仲淹,万安山南麓还埋葬着姚崇、张说、宋璟、裴度等,个个都是名相。山顶公园的八相长廊,应该就是为他们而建的。
    白居易晚年想念好友元稹,曾在诗中说:“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葬在万安山南麓的名人,早已和这里的山水融为一体了。对他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埋骨不埋名”呢?
    “千古一人”范仲淹
    前几天,我从洛阳新区出发,向南过龙门山后,经草店伊河大桥向东,前去寻访范仲淹墓。
    范仲淹墓位于今天的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一尊高大的白色雕像矗立在墓园前面,旁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在这里,我遇到了75岁的范成实,他是守护墓园的范氏后人。
    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去世。宋仁宗为其亲书“褒贤之碑”四字碑额,由大文豪欧阳修撰写碑文。现在,这通高大的神道碑就立在范氏墓园里,外面砌有青砖碑楼,因其格外珍贵,碑楼上还加了玻璃门。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