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冬,被免职禁锢的无锡县县令杨陶回到神都洛阳,他闭门谢客以远离政治是非,但仍未能摆脱被陷害致死的命运。他的儿子杨珠、女儿杨丽成为卑贱的奴婢,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段极其悲惨的岁月。
杨陶闭门以避祸
杨陶回洛阳后,到邙山凭吊了自己的妻子,然后以低价卖掉了在永丰里的宅第。因为此宅第是其祖父、隋朝林虑郡王杨处乐所遗留,宅第甚大,很引人注目。他遣散了所有仆人,卖宅所得的金钱都送给了仆人们,让他们各寻谋生之路。
杨陶搬到了思顺坊自己的别业,这是一处稍小的院落。思顺坊是长夏门之东第一大街从南向北第五个里坊,与永丰里中间相隔一个里坊,位置在今安乐镇栖霞宫村。这个院落的东侧就是南市,该院落的东半部是出租给商人的店铺,这是杨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南市的东侧就是著名的大福先寺。
杨陶的儿子杨珠,原来在洛阳四门学读书,这是一所官办的学校,入学资格分两种:一是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之子孙,限五百名;二是庶民中俊秀青年,限八百名,但是被禁锢的士人及子孙不得入学。杨珠因受父亲牵连,被开除学籍。杨陶将杨珠送到了大福先寺,拜天竺高僧达摩掬多为师,学习佛教经典。达摩掬多是密宗大师,杨珠成为其俗家弟子,法号为法律。
杨陶的女儿杨丽,虽然当时只有七岁,但已能吟诗作赋,杨陶开始系统地给她讲授儒家经典和书学、算学等。自从搬到思顺坊后,杨陶闭门谢客,足不出户,对外收租金、买各种生活用品等都由幼小的杨丽负责。
杨陶是隋朝王孙、一代名士,他在江南为官期间,为政清廉,治县有方,有很好的名声。《杨陶墓志》说,他去职后,“吏人著去思之咏,乡城立生礼之祠”。这句话意思是他被免职后,当地文人写诗赞美他,老百姓立生祠纪念他。而这一点惹了现任县令忌恨,因为歌颂前任,实际上是对现任官员的不满。实际上,自从扬州兵变被平定后,这些地方所用的官员皆是靠告密、陷害别人而起家的邪恶之徒。这些邪恶之徒与朝中酷吏相结合,每天都在考虑如何陷害杨陶等正直之士。
铜匦之中皆冤魂
扬州兵变后,武则天认识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任用酷吏来诛杀政敌。只要被认为有反对武则天嫌疑的人,就是谋逆分子,这班酷吏即对其施以酷刑,陷害枉杀。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让鱼保家设计一个铜匦,置于宫门之前,这名义上是一个意见箱,实际上是专收告密信的信箱,成了酷吏罗织罪名判杀政敌的工具。
酷吏和铜匦是违犯《唐律》设置的一套完备的杀人机器,在这个庞大的杀人机器面前,神都成为一个庞大的屠宰场。武则天任用的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皇甫文备、刘光业、万国俊、王德寿、鲍思恭、屈贞筠等酷吏,就是杀人的“阎王”,铜匦就是地狱之门。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