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三教融合昭示开放文化
三教融合昭示开放文化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5 8:57:1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儒学、佛教、道教发展到北宋,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佛教、道教也积极向儒学靠拢,由此形成“以儒学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特征。这种思潮不仅完成了三教之间的理论整合,推动了理学的形成,而且使儒、释、道三种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促进北宋经济的大发展和文化的大繁荣,对北宋社会民生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走进街巷 穿越历史 
    一条街有了历史就有了故事,也就有了精神,尽管显得有点老态龙钟,却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7月28日下午,古城闷热无比,没有一丝凉风,龙亭湖畔的柳枝仿佛也被干燥的空气凝住了。穿过附近的小巷,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小庙,名曰无梁庙,庙门南面的一条小巷因庙得名,为无梁庙街。 
    一般的寺庙都依山傍水,于山阴水泽间求得大自然的庇护,折射出出家人脱离尘世的心态。而无梁庙选择此处,难道是清静无为的道家认为人应该生活在现实中?无梁庙据传建于清乾隆年间,讹传“无梁”取谐音“无粮”,即免粮之意。此庙仅大殿一间,无梁无柱,是纯砖砌的穹顶式建筑。据说这个穹顶是按八卦图建造的,从底到顶共有36层砖,代表道家所说的36重天。上圆下方,体现了道家天圆地方的认识。 
    作为我市第一处经政府批准正式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无梁庙声名远扬。已近傍晚时分,仍有许多香客前来进香,其中不乏提着厚厚的行李包远道而来的香客。 
    从无梁庙向南望无梁庙街,曲曲折折的胡同如同历史走过的痕迹,那种从岁月深处浮出的古旧一下子攫住了人的心。在开封密布如织的胡同中,以祠、庙、寺、观命名的街道就有 30多个,如游梁祠街、文庙街、玉皇庙街、城隍庙街、南泰山庙街、三元(庙)街、白衣阁街、老君堂街、延庆(观)街、观前街等,无不显示出古城开封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沿着午朝门广场东行,便至文庙街。远远望去,9米高的孔子塑像双手合于胸前、目光睿智,高高耸立在棂星门之后,“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之敬呼仿佛仍在九天回响。 
    这里是清朝开封府学的旧址所在地。文庙街也因此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开封府文庙系1652年开封知府朱之瑶主持建造,东为文庙、西为儒学,故又称府儒文庙。后来庙内古建筑被毁,仅有临街的棂星门及其门外一对石狮幸存。 
    开封虽然不是孔孟的故乡,但却是距曲阜、邹城最近的古都,是古代离孔孟故里最近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齐鲁文化最亲近的中原文化的首善之地,也是孔子学说影响最大的地方。 
    鲁昭公二十五年和鲁哀公十二年,孔子周游列国时还先后两次到过开封。以东京为国都的赵宋王朝,在运用孔孟之道治国理政方面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其设立的北宋太学、国子监便是传授儒家经典的国家最高学府。不少国内史学家和国外汉学家都认为,北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成功借助古典文化改造社会主流思想,为近代之开端。 
    北宋以后的开封府文庙,三移其址、六次被淹。2014年,此处修建了珠玑巷,棂星门得到修葺,守望阁前新建孔子塑像,成为开封非常重要的文化标志。 
    文庙街的东边不远处,是白衣阁街。在此街中,坐落着著名的佛教寺院古观音寺。因为阁内供白衣观音,老百姓都喜称其为白衣阁。白衣阁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汉乾 年间,初名观音禅院,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寺在北宋时期最为鼎盛,曾一度被教界誉为“京城禅林居其甲”,盛极一时。至明代洪武二十年,开封著名尼僧义果禅师曾予以重修,明末因黄河水患遭受重创。清初,由名士刘昌再次重修。迨至清末,该寺已是“苕 破寺剩浮图,禅房寂励旧僧无”,一派衰败景象。 
    1991年,一代高僧净严老法师圆寂后,其接钵弟子心广法师继任古观音寺住持。心广法师以一个创业者的魄力,带领四众弟子艰苦奋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扩展宗地十倍,新建了山门殿、大雄宝殿、卧佛殿和圆通宝殿,沿古观音寺中轴线形成了金碧辉煌的新建筑群,流光溢彩、清净庄严,使千年古刹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寺院建筑雄浑大气,梵刹清幽,已成为较为知名的佛教活动场所。 
    在东郊曹门外北侧,有一座奇异的庙宇,主殿里并排供奉着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俗称“三教堂”。三教堂在开封妇孺皆知、香火旺盛,每到农历初一、十五,狭窄的三教堂南街几乎无立足之地。“三教堂与传承数百年的‘三教合一’哲学思想密不可分,折射出开封古老文明的脉络。”我市作家张浩表示,开封三教堂在世界宗教史和中国宗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它的辉煌历史和作为“三教合一”的重要体现而享誉海内外。
    开封是一座拥有多种宗教的古城。《开封民族宗教志》一书记载,开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俱全的古都,早在北宋时期,城内便寺庙林立,且许多寺院修建的奢华程度非一般官府可比,实乃东京城中最好的建筑群体。而且此时的开封又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宗教文化门类多、规模大、知名度高,如久负盛名的历代皇家寺院大相国寺、供奉佛舍利的开宝寺塔、天清寺繁塔、道教全真派祖庭延庆观、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台、兴国寺塔、大云寺塔、东大清真寺、古观音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等。尤其是大相国寺、开宝寺、太平兴国寺、天清寺四寺以其规模宏大而最为有名,合称东京四大皇家寺院。 
    开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会主席郭宝光认为,北宋时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几大宗教在传入、传播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儒学相互交融,教人从善的共同理念为“三教合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创造了条件,对古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岳蔚敏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