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旅的改革进行曲
http://www.hnta.cn 2014/4/10 来源:中国改革报 点击:次
改革的曲:彷徨之后是铿锵
中原旅行社的工作刚有一点起色,中国改革的大潮便汹涌而来: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决定了国有企业职工从令人羡慕的全民企业身份一下子要蝉蜕为个体户,这在那个年代不啻为一场“触及灵魂的革命”。听说省里要在外经贸系统开刀,先选5家国企作为改革试点。外经贸系统的职工们一个个都担惊受怕,总怕隔墙撂砖头,砸着自己。可越是怕就越是来。那一天,集团党委书记把谢术湘叫到办公室,简单传达了集团的意见:在集团,你这个公司最小,负担较轻,改革的阵痛也就会少一些。第一批改制就从你这儿开始。国有股先保留70%,30%的股份退出、由职工购买.....
谢术湘静静地听完了书记的话,他想到了这一段职工们的议论纷纷。30%的国有股由职工购买,那就是15万,每个职工要拿出几千元。这在当时万元户还叫得响的年代,那简直就是目瞪口呆的事情,更何况旅行社刚刚能维持运转、刚刚能按时发下工资,现在让职工拿出这么多钱确实是个问题。关键的还是这种改制一下子把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好多职工想不通,前途未卜呀!
但在谢术湘的意识里,首长的话就是命令,执行命令就不能有一点含糊;党委书记的话就是代表党的,一个党员就是要听党的话!党现在要求企业改制,让企业职工当企业的主人,这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绝对没错!
他对书记说:既然党委决定了,我们坚决服从。我这就回公司传达......
接到的是命令,可往下传达时就不能是命令了。谢术湘明白:改革要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要做深入细致的职工思想工作。谢术湘带头拿出了一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职工们每人陆续拿出几千元。职工们围着他七嘴八舌:企业变成股份制了,今后咋办?国家不管我们了,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谢术湘诚恳面对自己的职工: “情况没你们想象得那么严重!这几年国家没给咱们一分钱,不都是靠我们自己挣钱开工资吗?”职工们默然面对自己的老总,他们信赖这位大哥。
1997年,中原旅游公司无法回避地迎来了第二次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旅游业制订了新的规定:凡是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企业,注册资本金不能低于120万元。这样算下来,国有股占70%,中原国贸应再扩股投入50万。可那年月,中原国贸已经是举步维艰了,根本不可能往旅游公司投资了。谢术湘清醒地意识到:旅游公司要生存,就必须迈过这个坎,按国家的要求提高注册资本金。中原国贸是“泥菩萨过河”,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解救自己——想办法,自筹!
还是这个烩面摊儿,当大家吃得正冒汗的时候,谢术湘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了:把股份比例颠倒一下:国有股占30%,职工个人股占70%!
满桌子吃烩面的声音嘎然而止: 70万!每个人还要出多少钱哪?
其他四家改制试点企业都没能进行下去,只有中原旅游公司顶着改革的旗帜往深水区走。两年多的改革实践,中原旅游公司的全体职工都深深知道:这公司有自己的一份,公司的命运与自己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现在,新的改革任务加压,中原旅游公司职工股将首次超越国有股,成为民营控股公司,职工们肩负的责任更大了。
1999年,距第二次改革仅仅两年,国家再次提高经营国际旅游企业的门槛将注册资金上升到300万元。对于一个还拄着国企拐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蹒跚前行的中原国旅来说,改革的暴风骤雨来得快了些、急了些。可正是改革的暴风骤雨才会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让真正的改革者勇立潮头。
谢术湘知道:中原国贸肯定拿不出一分钱来投资了。可它依然还是中原国旅30%的国有股东呵。
谢术湘找到领导汇报扩股的事。领导是一脸的无奈和尴尬。可领导依然没有忘记坚守国有股的重任,他电话召来财务部经理,让经理给中原国旅打一张55万的股金欠条。这张具有历史珍藏价值的股金欠条现在还保存在中原国旅的档案室里......
300万,到现在看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呵。主管部门的一张欠条可以暂时保住国有股权,可300万的注册资金却需要职工们的真金白银。使职工们真正看到改制希望的是几年来改制给中原国旅带来的深刻变化:每次大的业务活动,全体员工齐上阵,领导层几天几夜不休息,筹划出精密细致的行动方案,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执行行动方案,把每项任务准确无误落实到具体员工,员工坚守自已的工作岗位,创造性完成负责人交办的任务。人心齐、泰山移呀!
业务量的骤增,也彻底改变了中原国旅的经济状况。300万,这时的中原国旅,扛得起!
所以第四次改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职工的心态从第一次的担心害怕到第二次的顾虑彷徨、再到第三次的默然接受,到这一次,全体职工的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是2004年了,李成玉当省长,签发的第一份文件就是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彻底改革,所有全民国企员工工龄置换、自筹资金,国有股全部退出,把企业改造成真正的民营。
这一次,中原国旅的职工们可是欢欣鼓舞呀!
而此时的中原国贸集团这个庞大的国有企业:总部和各分公司纷纷倒闭,欠国家资金超过10个亿。下属所有的70多个单位的账号全部被法院查封。惟独中原国旅还在正常运行,因为中原国旅已经从国企的襁褓里挣脱出来了,中原国旅不再是那条巨轮上的附属,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战舰,离开巨轮,驶向大洋....
2009年,河南省政府下发文件,提出:加快旅游事业发展、组建旅游集团、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壮大市场主体。中原国旅再次迎来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再次扩股,把注册资金提到了3000万,正式成立了中原国旅集团, 此时的中原国旅集团已经在围绕旅游主业、实施多角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2010年,中原国旅集团承接了省委书记率团、各地市委书记参加的800人赴台的“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这是河南省第一次涉及文化、招商、旅游、教育四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对台宣传活动。人们只在宣传的图片和文字里看到了各级领导的活动报道,却不知道:这一系列活动的幕后服务者们在长达半年的筹备阶段面对浩如烟海的活动信息倾注了多少心力。董事长谢术湘亲自出马,组织了两架波音747飞机。公司上了五、六十人,日夜兼程为800人办理赴台的各种手续,许多员工常常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直忙得头昏眼花腰酸脖子痛。在台湾,十几个大型会议、四场大型演出、两个大型展览全由中原国旅集团负责会务安排。双方领导人的会见是重要的政治议程。谢术湘凭着他极高的党性和丰富的社交经验、以及他稔知的朋友关系,积极联络,周密安排,为领导人的拜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细致服务。每次大的活动,他总是“现场总指挥”: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嘉宾坐次、灯光音效等等,都在他的考虑之列。政要之间的拜会, 谢术湘也总是同行参与联络安排。他俨然成了一个社交家。实际上为了这次的宝岛行,中原国旅集团从六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在活动正式实施前一个多月里,谢术湘几个晚上住在办公室亲自指挥几个部门经理写接待方案,一遍又一遍通改、细化;请来宣传部、旅游局一起进行“沙盘推演”;五次乘飞机飞往台湾与当地对接.....“这是一次政治任务,不能光算经济账。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次活动办好办圆满!”谢术湘不断告诫员工,也不断提醒自已。
“把这些工作交给中原国旅,我们放心!”省里再次对中原国旅的工作给予了真切的评价。
作者:时和昌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三门峡市旅行社赴太白山参观踩线 2014/4/25 15:20:59
- 三门峡市旅游局召开全市旅行社责任险投保专项工作会议 2014/4/25 15:20:13
- 漯河假日旅行社加强职工培训为“服务质量提升月”活动输入正能量 2014/4/23 17:30:47
- 春游:选好旅行社备好旅游险 2014/4/22 11:34:17
- 济源市青年旅行社积极拓展地接业务 2014/4/19 13:53:3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