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游走神州 >> 正文
拉萨谣:红尘俗世 只为今生与你相遇
http://www.hnta.cn 2009-8-12 来源:21CN 点击:

  一路上有你

  西藏大学的学生:

  去色拉寺的那个下午,我上104路的时候,你们坐着,我站着。几站路之后,你们之中有人坐到了车厢地板上,而我坐到了你们先前坐着的座位上。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你们那么谦让,你们只是说,车厢太挤,而我背着包,抱着相机,要到很远的终点站。

  兰州大哥大姐:

  原本以为,那几天都得一个人吃饭,不能尝到那么多美味。没想到,拉萨的第一顿午餐,在玛吉阿米成了你们的邻座,就沾了你们的光,把酸奶、糌粑、甜茶、酥油茶、牛肉、羊肉全都体验了一遍!每当听到我把“甜茶”叫成“奶茶”的时候,兰州大姐就笑,提醒我,是甜茶。可我真的觉得,那甜茶,就是港式奶茶的味儿!

  福州的特警:

  早晨,在布达拉宫门口,我只是问问你们,进去参观,是不是排这条队伍。结果,不小心成了你们的临时团员。你们不仅让我“蹭”了导游讲解,还让我把午饭也“蹭”到了你们团里。谢谢你们,抱着我的《藏羚羊——西藏》,让它在布达拉门前留了纪念。

  婷婷、婷婷老公、陈姐姐、高原师傅:

  我们是约好去看到纳木错的,却看了羊卓雍措。那一路,有你们的陪伴,甚是快乐。当我们在路边齐齐向蓝天碧水伸出双臂的时候,心是飞扬的青春,拥抱着不羁的灵魂。有些经历,需要分享,就像我们一起在岗巴拉山口头痛那样。

  卓玛:

  当我第二次来你的“西藏印象”的时候,你一定不记得,头天晚上,另外一拨朋友领着我刚刚来过。然后,就喜欢上了这种轻柔飘摇的感觉。我看他们玩骰子,罚输掉的人喝青稞酒,你看出我不喜欢这些,悄悄给我拿来甜茶和爆米花。你教我跳锅庄,在小小的空间里,两个人飞得像鸟儿一样快乐。

  丫丫:

  我带走了你用孔雀羽毛做的耳环,虽然我从不带耳环;在我回程前一天,你帮我赶制了一条手机链,其实,我不缺手机链。散落在你店里每个角落的美丽,怎么可能让我全部带走?于是,你让我尽情留影,招牌、手镯、布鞋、擦擦。阳光下的美丽就只有一刹那,我们总有回忆的方式。

  飞哥:

  第一天到东措,我好奇地朝丫丫的小店张望了一下,就遇见了你。是你,用毫无保留的坦诚,告诉初来乍到的我:在拉萨,四川话比较管用。是你,告诉我川藏线上的形形色色,和你在德格的捐助。是你,带着我在东措的院子里,拍吉普车后窗上反射出来的经幡。是你,陪我去卓玛的酒吧,看你们喝酒,看我们跳舞。是你,在我回程的那天早晨,出现在东措楼下:原来你正好送走了川藏线的客人,那里面有婷婷和陈姐姐。是你,帮我把箱子拎到车上,关上车门,看出租车送我去拉萨站。

  从来没有刻意要独行,更不是为了独行而独行,却在偶尔的一次独行中,邂逅那么多。最后一天晚上,飞哥还笑我:在东措住了那么多天,总是独进独出,愣是没多认识一个三教九流。我笑而不答,他不知道,我已经遇到了很多很多。

  一路上有你,有你们,很美好。

  所以,想用这一篇,记住:记住帮助过我的人,记住和我分享过这每一段经历的人,记住这些曾经的生命里的过客。

  所有的人,最终都将成为过客。差别,只在时间的长短,或离别的先后。

  不知道什么叫重逢,就别去期待。

  有一种美,去过以后才明白

  从贡嘎岭、横断山上空飞进去,再沿着青藏铁路奔出来之后,才明白:

  为什么总有那么些人,自从进了藏,就忘记了其他抵达。

  我也一样。

  那几天,忘记了喀纳斯,忘记了额济纳,甚至忘记了印度、土耳其、埃及。

  我的心里只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阿里大北线。

  脑子里装的尽是南迦巴瓦、梅里、唐古拉、珠穆朗玛、岗仁波齐……

  直到朋友发消息问我:青海湖海拔多高?

  我才想起,答应过她,暑假里去一趟青海湖。

  可是,青海湖太近了阿!

  回完消息,很想安排这样一条线路:青海+青藏公路。

  如果可行,走青藏东线,也好!

  是的,这是个火车上去需要三个进口内燃机车头的地方;

  这是个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的地方;

  这是个飞鸟经过也会冻住翅膀的地方。

  但是,这里也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也绿草如茵,小河淌水。

  最美的景色,总是在未到达的前方。

  至于藏地的美,只有去过以后才会明白。

  关于高原反应

  拉萨,海拔3650米。按照地理学的定义,海拔3000米以上就是高原。那么显然,高原反应,成了此行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这一路,朋友们最关心、最担心的,恐怕也是这个问题。每个打过电话或者发过消息给我的人,无不问起我的高原反应。

  那么,就聊一聊高原反应吧。

  “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相信每个进过藏或者准备进藏的人都听过类似的话。

  首先,当然是不能害怕。心理上先输一截的话,就很难了。

  其次,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出发前充分休息;提前一周开始吃诺迪康胶囊,也就是红景天;上高原之前不要吃油腻的东西。

  可惜,以上种种,我一个都没做到。

  出发前连续加班,充分休息根本没能保证。

  红景天买得迟了,提前两天才开始吃。

  去拉萨的前一晚,在重庆,挡不住火锅的诱惑,海吃了一顿。

  当然,最好能有一些自信,这需要一些经历和底气。

  我曾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郎木寺、唐克、若尔盖晃悠过,如履平地。

  所以,我想,3650米,对我来说,也许并非一个很大的挑战。

  最后,初到高原,还是要谨慎,尽量深呼吸,少运动。

  我到拉萨的第一天,太阳穴微微有点涨,我以为那是前一天在重庆晚睡早期的结果,因为即使在上海,睡眠不足的时候我也会头昏脑胀。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活动,我依然去了火车站,去了策门林寺,去了八角街。

  第二天开始,一切正常。

  真正感觉到高原反应,是在羊卓庸措。翻过海拔5000米的岗巴拉山,站在海拔4700米的湖边,太阳穴再次作怪!

  幸好,这点怪还不至于影响我的活动和思维。聊天、拍照、拗造型,该干嘛干嘛,只是比第一天到达拉萨的时候重一点儿而已。回到拉萨,一切又都正常了。这次以后,我就习惯性地管拉萨叫“平地”了。

  听人家说,高原反应,男人比女人厉害,个子高的比矮的厉害,胖的比瘦的厉害,经常运动的比不怎么运动的厉害。因为自身的前者耗氧量大。

  于是,我打电话回上海,跟朋友打趣:照此推断,我是一个娇小玲珑弱不禁风缺乏运动的女孩子咯?

  朋友嘲我:你也好意思这么形容自己?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嘛!

  所以说,高原反应,没有任何标准。

  或许,用缘分来解释,会更好——有缘自然舒坦,无缘那就高反。

作者:haoran.zhang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